#医美贷乱象频发律师详解5大焦点#【医美贷款乱象频发律师详解五大法律焦点】#女

钱江晚报 2025-03-13 20:49:40

#医美贷乱象频发律师详解5大焦点#【医美贷款乱象频发 律师详解五大法律焦点】#女子买300元水光针竟滚成5万债务##315骗假不留# 甘肃42岁的王女士因为一次美容消费,陷入了贷款泥潭。王女士看到原价上千元的水光针美容项目只要342元,心动不已的她当即下单。可她迈进医美机构的大门后,竟背上了5万多元的贷款债务。

从低价引流到层层加码,从诱导消费到贷款陷阱,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医美贷乱象屡禁不止,折射出行业监管的盲区与消费者维权的困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类似“低价引流、加价推销、诱导贷款”的投诉屡见不鲜。美容院以低价美容为噱头吸引消费者,随后提出各类皮肤问题并推销高价医美项目,诱导消费者通过贷款平台分期付款。

对此,北京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朱逸聪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从法律角度剖析行业乱象,为消费者维权划重点。

焦点一:贷款机构未尽审慎审查义务?

朱逸聪律师表示,贷款机构应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信用状况等进行全面审查。若消费者已明确告知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贷款机构仍审批过高额度,导致月供超出承受范围,则可能被认定未尽到审慎审查义务。“这种情形下,机构或需承担相应责任。”他补充道。

焦点二:医院代操作贷款是否合法?

针对部分医疗机构擅自操作消费者手机办理贷款的行为,朱逸聪律师强调,民事代理关系需基于被代理人的明确授权。“若未告知操作目的、未取得书面或口头授权,代操作行为缺乏法律基础,涉嫌违规。”他表示,此类操作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和财产权的侵害。

焦点三:伪造病历骗贷或涉刑事犯罪

“伪造医疗文书用于贷款审批,可能触碰刑法红线。”朱逸聪律师分析,若机构虚构诊疗项目、夸大费用以骗取贷款,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若同时存在非法占有目的,例如明知消费者无还款能力仍诱导贷款,则可能升级为贷款诈骗罪,相关人员将面临刑事责任。

焦点四:无资质平台放贷风险几何?

对于市场上部分无金融牌照的医美分期平台,朱逸聪律师直言其本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这类平台若放贷规模大、涉及人数多,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他进一步表示,消费者与平台签订的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平台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面临监管部门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焦点五:消费者如何固定证据维权?

朱逸聪律师建议遭遇“被贷款”的消费者重点保留四类证据:贷款合同、资金流向记录(如款项未入本人账户)、沟通记录(通话录音、聊天截屏)以及异常医疗文书。维权可分三步走:

1.协商阶段:与机构沟通要求撤销贷款、消除记录,并留存协商证据;

2.投诉举报:向银保监会、卫健委、消协等部门反映情况;

3.司法救济: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提起诉讼,主张合同无效及索赔。

“消费者尤其要注意第一时间固定电子证据,防止关键信息被篡改或删除。”朱逸聪律师提醒,对于疑似伪造的律师函、病历等材料,可向发函律所、卫健部门核查真伪,作为反击虚假催收的重要依据。(潮新闻 记者 罗怡 许伊雯)

0 阅读:4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