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律师庭前遭法警背铐受伤【女律师庭前遭法警背铐殴打事件:法院院长致歉,涉事人员停职】
复制证据引发冲突,律师遭暴力执法。
2025年3月13日,河南道敬律师事务所律师邵玉娟在开封市杞县人民法院付集法庭代理一起民事案件时,因庭前要求复制案件的三级鉴定意见遭拒,试图用手机拍摄取证,被书记员及三名法警强行抢夺手机,并以“违反法庭纪律”为由对其采取背铐措施。冲突中,邵玉娟被拖拽至办公室并遭受殴打,导致其多颗牙齿松动、全身多处淤青,经医院诊断为“牙外伤”。
据邵玉娟描述,庭审尚未开始,其拍摄行为仅为留存书记员拒绝复制证据的证据,但法警未出示执法依据,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期间还存在辱骂、肢体冲突等情节。事发后,杞县警方以“无管辖权”为由未予立案,引发舆论对司法程序公正性的质疑。
事件发生后,3月14日,杞县人民法院院长窦战勇前往医院向邵玉娟当面致歉,并表示涉事法警与书记员已停职接受调查。郑州市律师协会同步启动维权程序,杞县相关部门承诺严肃处理。然而,邵玉娟及部分律师同行质疑,仅停职和道歉不足以平息事件,呼吁追究涉事人员法律责任,尤其是法警涉嫌滥用职权、非法拘禁等问题。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手铐仅适用于可能脱逃、行凶等紧急情形。多名法律专家指出,本案中律师未实施暴力或妨害庭审,法警使用背铐明显超出必要限度,涉嫌违法。此外,法院聘用的辅警法警是否具备独立采取强制措施的权限亦存疑,暴露部分基层司法人员法律素养不足的现状。
事件引发律师群体及公众对司法环境中“权力滥用”的担忧。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曾多次呼吁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强调“律师兴,法治兴”。此次事件中,邵玉娟的法官从业背景(曾任平顶山中院法官十年)更凸显问题的讽刺性——熟知司法程序的专业人士尚且遭遇暴力,普通民众维权难度可见一斑。
我们从历史相似案件中看,此事并非偶然,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2009年,云南澄江县法院法官洪猛因指令法警铐律师引发舆论哗然,最终被撤销职务并清除出法官队伍。对比此次事件,公众期待河南司法机关以同等力度追责,重塑司法公信力。
众所周知,我们倡议的法治“正能量”需以程序正义为基石。一个连程序都忽略的所谓执法行为,在具体实体案件中又如何能确保案件公平公正的处理呢?邵玉娟事件虽以官方致歉暂缓舆情,但其暴露的执法规范缺失、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仍需系统性整改。唯有严格约束公权力、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才能让“正能量”真正推动法治进步,而非沦为掩盖问题的标签。后续调查与处理结果,将持续考验司法机关的公正性与透明度。律师遭法警背铐法院院长医院道歉(摘自南方周末、网易新闻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