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几个上年纪的患者,认为自己经常腰酸腿软,浑身乏力,小便不流畅,就自己给自

向薇谈养 2025-03-17 22:07:11

最近碰到几个上年纪的患者,认为自己经常腰酸腿软,浑身乏力,小便不流畅,就自己给自己开一些补肾药吃,什么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等,五花八门的药物各种尝试,殊不知很多补肾的中成药各有自己的辨证,若是吃错了反而会产生副作用,适得其反。   有个广州的患者老李,今年65岁,找我调理肾虚问题。他自述腰肾区发凉,恶寒口干易上火,易长口腔溃疡,脸油,疲惫,常便溏。并且很困惑地说自己以前吃过一些补肾阳的药物,但是效果不佳,反而上火更厉害了。我询问了一下,发现他之前吃的中成药里都包含一些辛热类的药物比如附子,这些药物其实是不对症的,反而火上浇油。   患者腰肾区发凉、肩微恶寒,素体肾元亏虚,精不上承,肾阴阳两虚;脾阳虚弱,寒湿内盛,故而便溏、舌有齿痕;阳气虚衰,不能振奋精神;脾经湿热导致脸油。而他虚火上炎明显,口干易上火、易长口腔溃疡,为肾水不制约火,产生龙雷之火上炎的虚像,如果一味地吃补肾阳的辛热药物,则将肾中的阳根拔动而起,使水气从此不能包藏火气,反而内伤肾阳不足。需避免过于温燥的药物,以免加重上火症状。   故拟方引火汤和四神丸加减。熟地、山茱萸、巴戟天、茯苓、麦冬、五味子、肉桂、桂枝、补骨脂、肉豆蔻、仙茅、骨碎补、麸炒白术、炒山楂、芦根、龙齿;方中以巴戟天柔润和平益肾,与大剂量熟地相伍,阴中求阳,涵敛浮游之火,茯苓健脾宁心,可使补药之滋腻不碍脾胃,且能引药下行,导龙火归原。   麦冬增强滋阴清热之力,金能生水,以助肾水之不足;五味子酸涩防止阴液进一步耗散,使肺金肃降,以助肾之纳气。因其便溏加入四神丸药对,补骨脂温补肾阳缓和,麸炒白术、炒山楂、肉豆蔻健脾和胃,温中行气;仙茅、肉桂、桂枝温阳,用肉桂引火归元,温阳不上火;龙齿镇惊安神,安定心神;再用芦根加强清热、生津止渴功效,防温阳药燥热。 10天后患者反馈口腔溃疡和口干有所缓解,腰凉也有所减轻。这个案例暴露了当代人最大的健康误区,就是把"补肾"等同于"壮阳",将复杂的中医辨证简化成保健品式的自我治疗。真正的补肾之道,不在于服用名贵药材,而在于读懂身体发出的辨证信号。 别人的补肾药,很有可能是你的"毒药",您认同吗?

0 阅读:62
向薇谈养

向薇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