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到肝癌只需“三步”!养肝精要从“1”数到“5”

扬子晚报 2025-03-18 18:49:32

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孙刚介绍,从肝炎到肝癌的演变过程,患者一般要经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一般来说,这是一个缓慢、多阶段的演变过程,大概需要10至20年时间,40-50岁是肝癌的高发期,所以,只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肝癌风险。

“如果不进行规范的体检和筛查,有些人在发现乙肝的时候就已经是肝硬化或是肝癌阶段。相对于乙肝患者,丙肝患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发展成为肝癌的时间会更短,很多丙肝患者多数是在体检或是病情已发展为中晚期才被发现,因此更需要特别注意。”孙刚说。

很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不抽烟、不喝酒,只是以前患过肝炎,但是已经被治愈,为什么依然无法逃离癌症的魔爪?为此,孙刚解释说,尽管不少肝炎患者可以被治愈,肝功能也能逐渐正常,但是患者本身所携带的病毒却很难被彻底清除。一旦被病毒反复刺激,还存在演变成肝硬化的可能,甚至是肝癌,所以,已经被治愈的肝炎患者,依然要定期做检查。“乙肝病毒携带者与慢性乙肝患者平时可能没有症状,如果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等也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变成活动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从“1”数到“5”,一起来跟中医学养肝

中医认为,春属木,肝亦属木,故春宜养肝,以期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的目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护士长庄跃总结了养肝护肝的五大要点:

1组经络——肝胆经

早上敲胆经,晚上推肝经。胆经在大腿的外侧,就是外裤线的位置。每天早晨起来,双手沿着裤线的位置来回推拿。哪里痛,哪里可能气血运行不畅,可以重点适度敲打和推揉这些地方。每天敲一敲胆经,有助于促进肝胆排毒,增强身体免疫力。

肝经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每天睡觉之前把双腿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要有酸痛的感觉。反复推上几十遍有助疏通肝经、疏调肝气,提高肝脏新陈代谢能力。

2个穴位:肝俞穴、胆俞穴

肝俞和胆俞均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分别在第9胸椎和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上床休息的时候,平躺下来,轻轻揉按这些穴位,长期坚持,起到疏肝利胆,调畅气机之效果。

3种菜食:甘味水果、绿叶蔬菜、补血食物

春季本是肝旺之时,如果吃太多酸味食物,会导致肝气收敛太过、肝火偏亢,从而影响肝气生发、筋脉畅达,并损伤脾胃。

相反,如果多吃点能入脾养胃、滋补和中的甘味食物,不但有助于气血生化,从而保护肝脏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因“肝苦急”所致的急躁易怒、脉络拘急、不畅等。甘味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推荐金桔、梨、草莓、枣子等。绿叶蔬菜不仅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且富含植物纤维,利于肠胃的蠕动,加快体内垃圾、毒素排出,在一定程度上给肝减压。猪肝等有益肝脏也有补血养肝的作用。

4味花茶:决明子、菊花、桂花、金银花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桂花味甘、辛,性温,温补阳气、美白肌肤、平肝;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按医嘱分量搭配,适量饮用有助于养肝护肝。

5个禁忌:熬夜、烟酒、超重、坏情绪、不遵医嘱用药

对于脂肪肝,尤其是重度脂肪肝的治疗,应着重强调睡眠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夜里11点到凌晨3点是肝发挥其藏血、解毒作用的最佳阶段,所以养肝务必要在晚11点前睡觉,最好能在10点半左右就入睡,这样11点时正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有利于血液回肝解毒。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对来自体内外的各种毒素以及体内的某些代谢产物具有转化的作用。烟草、烟雾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酒精等进入人体后,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引导气血从里向外调动,排泄体内的浑浊之气。心情阴郁或是急躁易怒引发肝脏气血瘀滞不畅,反之,心情舒畅、心态平和,则有利于肝气正常生发和调节。

我们服用的药物、保健品等进入人体后,大都需通过肝脏代谢和“解毒”,也可能导致肝损伤,即为药物性肝损伤。因此,服药一定要遵医嘱。

脂肪肝的形成与肥胖也密切相关,肥胖患者一定要按医嘱科学减肥。要控制饮食,一日三餐,吃饭吃到七八成饱。尽可能每周安排时间进行有氧运动,不要剧烈运动,以微微出汗且无不适感为宜。

通讯员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校对盛媛媛

1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