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太平公主的势力是大过李隆基的,朝臣有三分之二都在太平公主麾下,太平又借“立长不立功”的传统来扶持李成器为傀儡,且李旦多年来倚仗妹妹在宫中得以生存,很听妹妹的话。看起来太平公主是必胜无疑了。但其实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斗法,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赢。
咱们先说说,李隆基为啥能笑到最后。首先是人心,大唐的君臣们刚送走了一位女皇,肯定不想再来一个。尤其是太平公主这女人,权势大得不得了,又是女皇的女儿,大家心里都有点害怕。
接着是政变的事,本来站在太平这边的人纷纷临阵倒戈,帮李隆基搞定了一切。再来,睿宗和李成器都得算上一份功劳。睿宗虽然自己不行,但还是更看重李隆基,毕竟国家要稳定嘛。有人可能说他软弱,但这恰恰帮了李隆基大忙。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较量中,睿宗其实是关键的一招,是他让大唐重回正轨。
再说说李成器,他就跟老爸一个样,对争权夺位没兴趣。他不想跟姑姑太平公主那样争来争去,所以就老是辞让,甚至绝食来说不。有了大哥和老爸的帮助,李隆基就能在和姑姑的争斗中如鱼得水。
最后,咱们得说说李隆基本人,他有脑子,有决断力。综合看,天下人的心都向着李隆基,太平公主压根儿就没戏。
太平公主只能拉拢高级官员,中层官员是拉不了的,唐朝向来有下克上的传统,前面的韦后一党也一样,一是根基太浅二是不得人心
月亮看地球
还不如让太平上位。大唐就是在李隆基手里玩崩的。太平再烂,也不会比安史之乱更差。
总在凌晨抽烟 回复 04-15 12:44
扒灰
長安·独立夏衣轻 回复 04-15 08:11
谁上位安史之乱也避免不了,节度使制度必然导致藩镇坐大。无非是晚几年早几年的问题。
用户10xxx87
然后呢?全国人口死了几千万,大唐精锐大量战死十不存八,重文轻武之风让后世被欺负几百年,什么狗屁唐明皇
長安·独立夏衣轻 回复 04-15 08:08
看庙号。玄宗,就是先明后昏的意思
Rasiel
这些帮着它上位的人都是唐朝的罪人,就算资质平平的人上位也不至于像李隆基那样 ,把唐朝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用户10xxx13
李隆基前二十年做的再好也改变不了二十年后让无数的人家破人亡山河破碎的事实,他把盛唐拖入深渊
用户10xxx78
什么叫回到正轨?太平继位不好吗?我看好得很,太平不如她妈的方面就是当断不断,不能勇敢的面对正视李家这群混蛋,你看则天大帝,得位太平要难得多,可是她勇气过人,对丈夫对儿子对大臣,敢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挑战,这些个男人无不乖乖臣服于她,这点太平做的就有点首鼠两端,对李唐又想取代又想利用,结果自食其果,引火烧身,在权利最大的时候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野心,会让跟着她的人失望甚至反叛的。
00000000 回复 04-15 15:10
说的很好
用户10xxx39
扒灰李上台把唐毁了
guwuyilei
李隆基老爹是太上皇,他自己后来也成太上皇,……得意忘形,让唐繁荣是他,转衰也是他……
辉少
这货不尊,喜欢上儿媳!
公平正义
下手晚了呗
用户56xxx71
就说再来个女皇你怕不怕
用户10xxx47
她老妈就不行,为了争权夺利,为了独断专行,把大唐立国的支柱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消灭了,加进了府军制的败亡,造成地方节度使大权在握,所以唐的分裂𤘘败亡是不可避免的,自以为聪明的搞外交平衡,扶持契丹做大做强更是搞笑
粤睇粤有计
不知道你从哪里看到唐朝有下克上的传统?用屁股臆想出来的?下克上是鬼子军方的传统,乱套
驳虎
特么少活20年的话,名声不比太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