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高尿酸的小伙子看我给他开的方子里经常有丝瓜络这个“洗碗布”,觉得很有意思,就兴致勃勃地来问我原理。我和他说,咱们老祖宗的智慧我们这几代人怎么都学不完的,像这个平平无奇的“洗碗布”,治疗高尿酸引起的一些关节肢体疼痛僵硬很有效果!我一般用30g以上。 他一拍大腿,嘿,施老师你说古人是怎么想的呢?我每次想到自己喝的药是洗碗布煮的就觉得有意思极了!说罢,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们中医开的药方,满满的都是老祖宗的智慧。这个原理就是取象比类,简单讲就是老百姓都懂得“吃啥补啥”。 丝瓜络这个东西形如网状,古人看它和经络很像,现代也可以觉得和血管、神经、组织、筋膜这些很像,便觉得它能“通经达络”,《本草纲目》写了:丝瓜老者,筋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通入脉络脏腑,而去见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及治诸血病也。古人发现的老丝瓜自然风干后形成的网状纤维,不仅是绝佳的清洁工具,在治疗关节肿痛方面更有奇效。 丝瓜人人都吃过,夏天消暑吃起来清甜凉润。那个络呢,你吃一点老丝瓜,就觉得平平无奇没啥味道了,所以书上也写:其味甘平,没有什么很大的偏性。但是我们都知道丝瓜是凉的,煮汤时会放一些姜中和它的凉性。因此丝瓜络也携带了丝瓜的特点,《本草便读》就讲它入经络,解邪热。这对高尿酸、痛风、类风湿患者有什么意义呢? 这些患者大部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体内代谢一片混乱,从湿浊内停到痰瘀互结,最后痹阻经络,关节肿痛。而丝瓜络这个药,除邪热则风去,祛除邪热(如湿热、热毒),使其不能阻滞经络、壅滞气血(如痛风急性发作时的红肿热痛),其甘平之性,清热而不寒凉伤正,可缓解关节局部炎症反应,这样一来经络中的津液就可正常运行,不凝聚成痰(尿酸盐结晶),而且它还擅长穿透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痰瘀互结”状态,减少痰瘀形成,防止痛风石沉积,促进结节消散。临床上筋痹、骨痹,痹痛拘挛都可以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丝瓜络多糖可能调节免疫、减轻炎症反应,其纤维成分可吸附湿浊痰瘀;其网状结构在煎煮时释放的黏液质成分,能形成类似“生物支架”的保护膜,促进滑膜修复。研究所得丝瓜络功效和古人认为的清热化痰、通络散结、活血祛风这些结论不谋而合。 这个来问我的小伙子尿酸高了10年了,这次来很高兴地向我展示他下降了100多的尿酸,这三个月来,他畏寒口干,面部油腻,脚踝酸痛难行这些症状基本改善,精神状态不错。这次我继续巩固之前的治疗,依旧以化湿通络泄浊,健脾消痰为核心,并继续用了丝瓜络这个药,这个看似平凡的天然洗碗工具,从灶台到药房,蕴藏着中医千年的祛风除湿智慧。
有个高尿酸的小伙子看我给他开的方子里经常有丝瓜络这个“洗碗布”,觉得很有意思,就
向薇谈养
2025-03-19 21:07:31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