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墓地•5件带铭文的玉器
坚持走路
2025-03-23 15:03:11
P2-4,“小臣系献 ”玉璧,商,1990年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
P5-7,“小臣(tóu)”青玉戈,商,1991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12虢季夫人墓
P8-13,“小臣(huai)见”玉琮,商,1990年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
P15-16,“王白”玉觿,商
P17-18,“王白”玉管,商,1990年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
虢国墓地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两周时期大型邦国公墓。
虢国墓地出土玉器近万件,其中是虢仲墓(M2009)出土的玉器,数量多达800余件(颗),是继殷墟妇好墓之后出土玉器的又惊人发现。
从时代来看,虢国墓地出土玉器有红山文化时期的,有殷商时期的,也有西周不同时期的。
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尽管数量众多,但带铭文的玉器却寥寥无几,目前仅发现五件,其稀有性无疑提升了它们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一R] “小臣系”玉璧(P2-4)
直径9厘米,孔径8厘米,厚7厘米,采用优质的青白玉制成。整体呈现豆青色,部分区域因受沁而略带棕黄色,并夹杂着少许白色斑点和黑色沁斑,可惜的是,它有两处裂纹。
该玉璧为扁平圆形,表面光素无纹,制作工艺非常规整。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器身外边缘纵刻有一行四字的铭文“小臣系献”,笔画纤细而字迹清晰规整。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玉璧是虢国墓地中唯一一件带有文字的璧环类玉器。
[二R] “小臣”玉戈(P5-7)
通体以碧玉精雕而成,质地优良。其尺寸为:通长4厘米,援长4厘米,宽7至2厘米;内长4厘米,宽5厘米,厚6厘米。一面因受沁而呈灰白色。此戈采用三角形偏锋设计,直援起脊,边刃锋利,直内亦设有刃。援后中部还巧妙地钻有一圆穿,为单向钻孔。整体光素无纹,却制作得极为精细。
此件玉戈是虢国墓地中唯一出土的带文字玉戈。
[三R] “小臣见”玉琮(P8-13)
高6厘米,直径4厘米,采用青白玉精心雕琢而成。整体色调以青绿为主,夹杂着些许白色和黑色纹理,质地细腻且工艺精湛。
[四R] “王白”玉觿(P15-16)
长2厘米,宽5厘米,厚8厘米,青玉材质。
玉觿的上部以双钩阴线雕成龙形,龙首朝下,神情威严;中部束腰设计,下部饰以三组变形蝉纹。
龙卷尾处刻有“王白”二字铭文,“白”字曾经过重刻。
[五R] “王白”玉管(P17-P18)
高7厘米,细端直径在7至9厘米之间,而粗端直径7至15厘米。玉管以青玉制成,局部点缀着棕色斑纹。
圆柱体形态,两端平齐且略有差异,一端细直,另一端略粗。粗端平面刻有的“王白”二字。
虢国博物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