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耗资4亿美元打造的真人版《白雪公主》于2025年3月上映,遭遇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滑铁卢。该片制作成本2.7亿美元,加上1.3亿美元的营销费用,总投资高达4亿美元。然而,北美首周末票房仅4000万美元,全球票房累计8000万美元,远不及预期。业内估计其最终票房或止步2亿美元,仅能收回总成本一半,与2019年《狮子王》16.6亿美元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堪称“血亏”。
影片在IMDb评分已跌至2.0,濒临“1字头”,创下迪士尼真人翻拍新低。观众批评其大幅改编经典童话,加入“觉醒”元素却失去原作魅力,CGI效果也被吐槽与高成本不符。主演瑞秋·泽格勒更因争议言论成为焦点,她曾称原版故事“变态”,并在哈马斯事件后支持巴勒斯坦、宇宙特朗普及支持者,彻底点燃观众怒火。社交媒体上,网友嘲讽“瑞秋的嘴是票房毒药”,认为其言行拖累了影片。
《白雪公主》原定2024年3月上映,因试映反馈不佳及主演言论风波,在重拍及推迟上映之间,迪士尼选择推迟至2025年上映。迪士尼高层似曾押注2024年民主党胜选,期待“觉醒”元素迎合左派观众,却未料瑞秋言论失控,得罪左右两派。延期一年未能扭转局面,反让影片错失市场时机。相比《狮子王》首周末1.918亿美元的佳绩,该片票房仅达其20%,迪士尼显然决策失误。
新版《白雪公主》电影的惨败不仅是迪士尼的个案,也折射出好莱坞近年翻拍热潮的困境。在民意已经表现出明显变化的背景下,高投入低回报案例频发,《白雪公主》更以4亿换2亿的成绩敲响警钟。观众审美疲劳、政治化倾向及成本失控,成为行业痛点。观众哀叹“好莱坞无片可看”,全球吸引力下降。迪士尼或需重新审视IP翻拍策略,从根子上纠正公司文化价值观,以免重蹈覆辙。
真人版白雪公主海外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