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5岁的黄凝素和张大千结婚了,他们相伴25年,生了8个孩

玲珑说历史 2025-03-27 09:12:02

1922 年,15 岁的黄凝素和张大千结婚了,他们相伴 25 年,生了 8 个孩子。没想到,在她把孩子都抚养成人后,40 岁的黄凝素竟然不顾张大千的极力挽留,坚决要离婚,这到底是为啥呢?

张大千,作为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作在国际上备受推崇,曾一度超越毕加索、齐白石等人成为“世界最畅销画家”。张大千的艺术才华表现在多个方面,特别是他对书法的造诣。早年,张大千留学日本,回国后得到了曾熙的引荐,开始向李瑞清学习书法。虽然李瑞清在不久后去世,但张大千依然继续向曾熙求学,十余年的学习,使他掌握了深厚的书法技巧。

李瑞清和曾熙被誉为“南曾北李”,分别代表了南北书法的流派。李瑞清偏爱北碑,研究汉魏名刻,而曾熙则擅长六朝南朝的古刻,并且精研王羲之的书法。张大千的书法可以看作是南北书法风格的融合,是两者艺术的桥梁。这段学习经历为他后来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绘画方面,张大千一直强调艺术创作离不开长期的努力与实践,他曾自述:“我张大千不是天才,也不信天才,这支笔下,有我几十年的功夫,我不是生来就会画画的,七分人事三分天,绝非乱说。”他还坦言,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勤奋下功夫。

“张大千”这个名字源自他在1919年冬在松江禅定寺出家时,由住持逸琳法师所赐,寓意“三千大千世界”。然而,尽管他一度出家,但因为家中长辈的反对以及个人的变化,他最终选择放弃僧侣生涯,回到俗世,并结婚生子,先后娶了四位夫人。尽管如此,他依然保留了“大千居士”的名号,并将其贯穿终生。

1922年的一个午后,15岁的黄凝素身着一袭素雅的淡青色旗袍,清丽脱俗的面容和娉婷的身姿吸引了在场不少人的目光。黄凝素虽出身寒微,但她对艺术的热爱和悟性让张大千刮目相看。加之她美丽温婉的外表,更是令这位风流才子一见倾心。

此后,张大千便开始对黄凝素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他经常邀请黄凝素到他的画室做客,一起品茗论画。尽管张大千已有发妻,但那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二人从未有过真正的感情。

相比之下,年轻貌美、聪慧过人的黄凝素更令张大千心驰神往。在他苦苦的攻势下,黄凝素终于接受了这位名满天下的画家的爱意,两人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恋情。

婚后,黄凝素先后生下了8个孩子。作为母亲,她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家庭和孩子身上。从怀胎十月到哺乳抚养,再到后来孩子们的教育问题,黄凝素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慢慢地,那个曾经意气风发、谈笑风生的少女,变成了一位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家庭主妇。

而张大千呢?他依旧我行我素,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在外人眼里,他还是那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张大千。终于有一天,一直压抑在黄凝素心底的不满爆发了。在小情人的怂恿下,40岁的黄凝素终于下定决心,要和张大千离婚。

面对黄凝素的要求,张大千先是一愣,随即百般挽留。他答应给黄凝素一大笔钱财,希望能挽回这段摇摇欲坠的婚姻。然而,此时的黄凝素已经心意已决。她不顾张大千的挽留,执意离婚。

张善子是张大千的二哥,出生时与大哥为双胞胎,后来大哥早逝,张善子便承担起了家中的长兄角色。他性格耿直,喜爱绘画与武艺,并曾担任川军旅长及国务院参议等职务。因仕途坎坷,他回家后开始严格教导弟弟张大千,帮助他成就了一生的事业。张善子擅长画虎,曾为陈纳德将军赠送过一幅《飞虎图》,此图被陈纳德用作“飞虎队”的徽章,极具影响力。

1916年,他与谢舜华订婚,但由于谢舜华不幸去世,他深受打击。之后,家中为他安排了另一位未婚妻,但她不久后因患精神疾病无法自理。两次婚约的破裂让张大千对人生感到迷茫和失落,心情低落。1919年,他完成学业,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的百幅作品全部售出,令人瞩目。卖画后,他决定前往松江禅定寺剃发出家,并以“张大千”之名终身不婚。

张大千在艺术上的成就离不开师友的提携与帮助,于是他为人仗义,照顾朋友,并在抗战期间慷慨解囊,资助朋友度过难关。他的朋友谢玉岑英年早逝,张大千履行了承诺,并照顾谢玉岑的后代。1941年,他怀着对敦煌壁画的憧憬,前往敦煌进行为期原定四个月的壁画临摹工作,结果一坚持便长达三年。在这期间,他花费了大量资金,不仅颜料用尽,还债台高筑。

张大千的情商极高,他善于周旋于官场和艺术圈,与张学良、张岳军等达官贵人交情深厚,但他从未依赖于这些权贵。张大千的机巧与精明使他在民国时期颇为受人非议,然而他的人品并未因此受到严重质疑。

张大千一直尊崇“孝悌”之道,无论身处何地,他始终将几位兄长的照片随身携带。最让人动容的是他与三嫂罗正明的深厚感情。罗正明比张大千年长十五岁,在张家贫困时曾背着年幼的张大千,从他人收集红苕维持生计。张大千晚年常向人提起这段往事,动情至深。待到台海两岸政治略有松动时,张大千托朋友前往大陆,叮嘱他代自己向三嫂行三跪九拜之礼。

0 阅读:60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