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7年,年过古稀的太上皇李隆基在六百名侍卫的护送下回到了长安,新帝李亨带了

何以为知吖 2025-03-27 16:02:58

公元757年,年过古稀的太上皇李隆基在六百名侍卫的护送下回到了长安,新帝李亨带了三千精锐前来迎接。见李亨这阵势,李隆基赶忙让侍卫们丢下刀剑投降,他勉强笑着说:“我只是想回宫安度晚年。”这话说完,二人便同时打算迈步进宫,可谁走在前面呢?父子二人僵持不下了,大臣们也支支吾吾的不敢回答。   这个时候谁敢回答,谁就是把命悬在了刀尖上,无论让他们两个谁走在前面都会得罪另外一个。   虽然他们两个在皇位上是竞争关系,但毕竟还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弄不好日后还要被他们二人联合起来收拾。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要么就是看向四周,谁也不肯正面回答这两个主子的话。   从李隆基的视角来看,他是李亨的父亲,就算他现在不是皇上了,但毕竟他的辈分还在这里放着,肯定是自己走在前面最合适。   但在李亨看来,他现在才是天下的皇帝,李隆基只不过是一个大势已去的老人,肯定是自己走在前面。   但他们一个害怕受到儿子的记恨,一个害怕天下人指责他不孝,谁也不敢迈出哪一步,而身后的大臣们,又是一些怕事的,难不成要在这里站到天黑吗?   李隆基和这个儿子之间,从他没出生的时候就带着矛盾,李亨的母亲姓杨,是关陇地区的名门望族。   杨氏家中从古至今一直都能人辈出,武则天的生母就是杨氏曾祖父的女儿,而杨氏的父亲官职也不低,他们一家人每一个都实力非凡。   杨氏嫁给李隆基的时候,他与太平公主的关系正是僵硬,两个人每天就紧盯着对方,只为了抓到对方的小辫子。   而李隆基在这个时候又新娶了美人,自然就是上赶着送给太平公主借题发挥的机会,恰恰在此时,杨氏又怀孕了。   于是李隆基就更焦虑了,他想把这个孩子除掉,但最终也没有成功,李亨被生下来后,被李隆基的正妻接到身边抚养,所以他的身份自然也就高贵了许多。   但李隆基在挑选太子人选的时候,却并没有选中李亨,只不过是封他做了大都护,后来李隆基还建造了一处大的宅院,他把所有已经成年的儿子都放在里边看管,李亨也在这座宅院中生活了十几年。   直到前任太子被杀,李亨才被立为太子,从他当上太子的那一刻,就被重重的危险包裹了起来。   朝中有很多人都不希望看到李亨当太子,于是就设下各种计谋坑害他,李亨身边有好几个心腹接连被害,他的地位再次受到了威胁。   为了加固李亨的势力,李隆基就给他娶了一个很有背景的女子,有这个妻子的辅助,李亨的地位才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安史之乱是整个大唐的灾难,但却是李亨反击的开始,安禄山起义后在洛阳自称为帝,甚至还建立了新的朝代。   安禄山的叛军队伍刚靠近长安,李隆基就带着几个得宠的妃嫔逃了出去,谁知道刚到马嵬坡就发生了兵变。   就连马嵬坡兵变也是李亨一手策划的,他想要借这个机会逼死杨贵妃,然后把所有的矛盾都推到李隆基身上。   在这里,李隆基和李亨彻底走上了陌路,而李亨也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讨伐叛军,收复长安,顺利登基称帝。   李隆基活着回到长安的时候,是父子二人最尴尬的时候,李隆基以为天下还在他的手中,而李亨只不过是帮他重新夺了回来。   但是看着气势汹汹的李亨,李隆基再也无法欺骗自己,他回到长安也注定无法重登皇位,现在的天下是他儿子的,不是他的。   李隆基想要做最后的挣扎,但却就被李亨轻而易举的拦截了下来,李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可以任人威胁的太子了。   在李亨的命令下,李隆基被软禁了起来,吃穿用度自然没有亏待了他,但是想要重拾自由却是难如登天。

0 阅读:71
何以为知吖

何以为知吖

温度,新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