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不断强调实体AI机器人时代的到来,Musk 豪言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庞大到数以亿计,而且会是创造物质无虞世界的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大摩的报告要说这是一个30兆的市场,因为这是34亿劳动人口乘上平均年薪9000美金。
事实上在已开发国家大缺工的状况下,自动化的需求非常迫切,也有很多人认为特朗普关税战希望带回的,很可能是更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因为太多工作其实根本找不到人做。
搭配上快速进化的AI,对于未来一般人的生活、经济乃至国际局势都会有深远的影响。机器人在未来改变的,很可能是生产往低成本国家去的结构,因为当大量生产机器人压低成本到与发展中国家人力成本相近时,基本上就没有外移的需求,而且机器人显然会比人类更好管理。
但目前仍然有非常多的难点要攻克,而且这个产业的悖论在于,如果不大量生产,基本上大多数的机器人成本太贵,会的东西太少,做得太慢,显然不具备效益,也没有人想要花钱使用。
因此需要的是有扛得住前期投资的企业,在规模生产制造以及部署的过程,搜集大量的真实世界实际数据,并且持续优化降低成本,这个飞轮才会转得起来,让成本能够降低,能做的事情变多,做的事情也变快,才会更多人和企业会想要用来取代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