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发文纪念小米SU7上市一周年
去年的今天,小米SU7 正式上市。
上市前遭受各渠道的质疑、上市后遭受的饱和式攻击,在小米SU7 无比强大的产品力下已经烟消云散、不言自明。
小米SU7,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现象级车型。
——它打破了“车坐不开”的论断,是一部纯粹的「驾驶者之车」。
在新能源汽车追求冰箱彩电大沙发、牺牲操控乐趣的行业趋势下,小米SU7凭借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系统调校出百万级性能车的动态响应体验。小米SU7 Max 更是通过双电机四驱架构实现 495 kW 峰值功率和 838 Nm 的瞬时扭矩,零百加速 2.78 秒的狂暴模式更是重新定义了电动轿跑的操控边界。同时,小米SU7 的工程团队也在NVH控制与操控精准度之间找到了绝佳平衡,让 SU7 既能满足赛道日的极限驾驶,又能从容应对日常通勤的多元需求。
——它让消费者更关注汽车产品力本身。
小米SU7 全球首发的 CTB 2.0 一体化电池技术将体积利用率提升至 77.8%,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20公里」的补能效率,自研的泰坦合金材料使车身扭转刚度达到 51000Nm/deg。这些硬核科技在一次又一次实际场景中验证了其可靠性,让消费者首次能够用智能手机评测般的细致眼光审视汽车产品力,倒逼整个行业回归技术创新的本质赛道。
——它一经发售就成为现象级爆品,创造无数个销售记录。
上市27分钟订单破5万,24小时锁单量突破88898台,首月交付量即登顶30万以上纯电轿车品类冠军。小米SU7 独创的「人车家全生态」体验引发科技圈层裂变式传播,至今仍未有厂商能够跟进。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发布一周年后小米
SU7 每周锁单超过 1W 辆,前无古人。
——它深刻改变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
小米SU7 的成功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小米构建了「科技企业造车」对传统厂商的降维打击。降小米SU7 迫使传统车企加速智能化转型,促使新势力品牌重构技术护城河,更吸引互联网巨头加码智能出行赛道。有句话叫“汽车圈都在学小米”、“摸着小米过河”,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无论是车辆本身的防晒、女性友好,还是老板们开始学雷总做自媒体、拍视频,这都是小米SU7 对汽车产业的深刻贡献。
一周年来之不易,小米SU7 已经成功。未来的小米YU7,以及更久的新车型,能不能复刻小米SU7 的成功呢?
我们拭目以待。
小米SU7上市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