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袁殊被汉奸李士群抓住后,他要求李士群给日军高官岩井英一打电话,声称:

墟史往事 2025-03-28 14:15:26

1939年,袁殊被汉奸李士群抓住后,他要求李士群给日军高官岩井英一打电话,声称:“你问下岩井英一,就知道我的身份了!”   袁殊之所以如此有底气,只因为他是岩井英一的“知心好友”。不仅如此,袁殊还身兼中共党员、中统、军统和青红帮四重身份,是拥有五重身份的中共间谍,被誉为“东方的佐格尔”。   要说起来袁殊的经历,那可真是离奇至极。袁殊在十几岁时就因为好友胡抱一的关系,加入了国民党,后来因为北伐失败而被蒋介石清党。   在袁殊20岁时,他遇到了中共党员潘汉年,也正是在潘汉年的带领下,思想觉悟的袁殊正式加入了共产党。由于袁殊的才思敏捷,为人擅长交际,所以立即被派遣到中央特科,成为一名中共情报员。   隔了一年,袁殊恰好在他表兄贾伯涛的介绍下,结识了很多中统人员。袁殊的才华,被中统头目吴醒亚很是认可,于是,在吴醒亚的拉拢下,袁殊成功打入中统,成为了一名中统情报员。   袁殊在吴醒亚的有意安排下,成功进入新生通讯社,成为了一名记者。有了记者身份的加持,袁殊可以直接参与很多事,也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比如可以去参加南京政府记者招待会。   在这次会议上,袁殊结识了岩井英一。当时的会议上懂日语的的记者几乎没有,所以岩井英一对懂日语的袁殊,便格外看重。   随着交际增多,袁殊与岩井英一的交情也日益深厚。袁殊还在岩井英一的邀请下,去日本留学了两年。顺理成章的,袁殊成功打入到日军情报网内部,此时他的身份又多了一层。   在两年的留学期间,袁殊不断将自己探知到的日军消息传递回国,消息分别被袁殊传给了中共以及中统。由于消息足够及时、准确,袁殊还因此受到了中统头目吴醒亚的格外器重。   留学结束后,袁殊再次回到了上海。当时的上海帮派林立,权力纵横交错,为了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情报,袁殊毫不犹豫的加入到青红帮,成为了一个可以同杜月笙平起平坐的帮派大佬。   当全面抗战打起之时,军统头子戴笠找上了袁殊,希望能够将之招入麾下。袁殊察觉事态反常,便立即向潘汉年请示。   潘汉年则认为,袁殊刚好可以趁此机会打入军统,于是便同意了袁殊加入军统。至此,袁殊的五重身份正式集齐。   袁殊利用自己的多重身份,一直在不同势力间游走,他将自己获取的情报全部传递给中共,在有选择性的传递给中统和军统。虽然危险万分,袁殊却一直表现得游刃有余。   1937年,袁殊奉戴笠之命留守上海,还专门成立了惩办日军侵略者以及汉奸的特别行动组。行动组在袁殊的带领下,成功的捣毁了日军在上海的一个军火库。   与此同时,袁殊还将缴获的日军军事图夹带在书中,带回了上海,交给了潘汉年,为我党打击日军侵略者,贡献了不小了力量。   1938年,袁殊受戴笠的命令,扫除汉奸李士群。结果,还没等袁殊布置好计划,就被李士群将其抓住了。原来,军统内部有人叛变了,袁殊的军统特务身份暴露了。   任职军统上海区长的王天木,临时叛变倒戈,出卖了军统也泄露了袁殊的身份。导致袁殊在毫无防范之时,被动的就被李士群逮捕了。李士群将袁殊关押起来,刚刚准备对他进行严刑拷打,就被袁殊的一句话而止住了手脚。   “你不知道我的身份,但是岩井英一应该知道,你给他打个电话,就什么都知道了。”袁殊冷静地向李士群说道。   李士群所在的日伪特务组织,背后的老板正是岩井英一。闻听此言,李士群也不敢轻举妄动,当即给岩井英一打电话问询。   “袁君是我的朋友,命令你立刻放了他。”岩井英一得知袁殊被抓的消息后,顿时暴跳如雷,他命令李士群立刻放人。不仅如此,挂了电话后岩井英一还专门亲自赶来,将袁殊接了出去。   后来,袁殊在一层层身份的保护下,不断为我党传递有用的情报,为我党取得胜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0 阅读: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