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一周年了,我们的重构调研近期也会发布,说一些没有做到节目里的数据和内容吧。
在过去一年(百人):
小米SU7的燃油车转化率排在第三,第一名是比亚迪,第二名是特斯拉;
小米SU7转化最多的燃油车品牌依次是奥迪、两田、大众;
在25-35万元价位车型中,小米SU7对二线豪华燃油车主的吸引力排名第一;
有18%的车主,将小米SU7作为家庭中第二辆车;
小米SU7的电车转化率,也就是电车换电车的比例,位居第二,仅次于特斯拉,阻挡它成为第一的,只有产能;
小米SU7市场分布均衡度非常健康,与一些品牌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不同,小米SU7的HHI能做到0.17~0.23之间,数值越小市场分布就越均衡,这就意味着,小米和特斯拉一样,拥有击穿东北、内蒙、西藏市场的绝对潜力;
小米SU7女性车主比例位居国产纯电第三,同价位第一。所有品牌中,同价位第二,第一是特斯拉。之前这个成绩属于另外一个国产新势力品牌;
有34%的小米SU7车主表示,购买电动车后家庭生活方式明显变化,且在所有电动车品牌中位居第一,超越特斯拉(32%)、蔚来(28%);
小米SU7车主平均年龄为33.5岁,低于同级别纯电品牌平均年龄36岁;
有23%的车主因为小米SU7而提高了自己的购车预算,这其中,有超过一半的车主是提高预算购买Max车型;
有13%的车主经常开小米SU7长途自驾或者跨城市出差;
有37%的车主认为小米SU7是市场中不可替代的产品,有49%的车主表示下一款车仍旧会选择品牌。
小米汽车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也绝对不是单纯靠营销才做到这种成绩的,我们认为,小米在过去一年最重要的成长,就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即便是营销,也有主心骨,知道围绕谁来做营销,知道自己要告诉用户的是什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做哪些事情、说哪些话,还知道什么时候让雷军去直播、带货、开车门。
自信与勇气,是挑战速度的关键,希望小米能够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