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杨凤兰远赴坦桑尼亚参与援建,却被当地法院判处15年的刑期,而中国政府高调表态:“我们支持!”这是为何?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70年,中国正处于对外援助的活跃阶段,许多技术人员和翻译人员分批奔赴非洲,其中有一位名叫杨凤兰的女性,被派往坦桑尼亚参与援建项目。 而中国政府对此的回应只有四个字:“我们支持!”看似简单,却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不小震动,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此案背后复杂的来龙去脉。 1970年的坦桑尼亚援建项目,许多人第一印象是坦赞铁路的建设,那时中国派出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翻译和辅助人员前往非洲。 帮助当地修建交通设施,改善基础建设,杨凤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队前往坦桑尼亚。 大多数援建人员对此充满热情,也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而杨凤兰只是众多援非工作者中的一员。 人们对于她的初步印象,更多是“一个在非洲坚持工作的女性翻译”,这种具备语言优势,又经历过中非合作历程的人,应当是项目桥梁。 或为两国关系贡献一份力量,却万万没想到,此后会卷进一桩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重大案件。 在坦桑尼亚完成早期任务后,不少援建人员选择了回国,但也有人觉得当地商机可观,继续留下发展,杨凤兰便是这样的人之一。 她当时在当地做翻译,接触到许多官员、商户,也了解到坦桑尼亚某些领域的市场空缺,发现大量中国商品如果能出口到非洲,往往能获得较高利润。 我个人对这一阶段的理解是,她出身翻译背景,又具备中非沟通优势,顺势开设生意并不奇怪。 部分中国侨民在坦桑尼亚运营餐厅、旅馆或贸易公司,都是常见的发展路径,有人觉得,这既能满足当地需求,也给自己创造良好收益。 然而从这里开始,杨凤兰慢慢积累了更广的人脉和资源,有消息称,她在坦桑尼亚甚至拥有一定规模的个人产业,社交圈活跃,参与许多商业项目。 若仅止于此,便是正常的跨国经商故事,可关键在于之后牵扯到非法象牙交易,一步步让她陷入违法泥潭。 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是大象分布较多的区域之一,偷猎者只要找到门路,就能让这些珍贵的象牙流入国际黑市。 直到坦桑尼亚警方展开突击行动,杨凤兰等相关嫌疑人才被正式逮捕,在那之后,当地法院对她的多项犯罪事实进行审理,最终判处了15年有期徒刑。 所以无论你有什么背景,只要参与非法濒危物种交易,都难以逃脱法律制裁,这既是国际潮流,也是非洲国家自身保护野生资源的需要。 海外投资与经商本应在合规之下进行,若为追求暴利而漠视当地法律和国际公约,那终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许多人起初无法接受她被判刑,但了解案情后,大多倾向于认为这是法律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有力捍卫。 事件爆发后,关于杨凤兰是否能“呼唤祖国庇护”的讨论时常出现,不过中国政府对此的回应让外界看得一清二楚:“我们支持坦桑尼亚依法办案”。 大象在非洲扮演着重要生态角色,一旦大量盗猎,只会加剧自然生态的崩溃,这些年,全球范围内对象牙的需求非但没有彻底消减,反而一度趋于隐蔽地增长。
1970年,杨凤兰远赴坦桑尼亚参与援建,却被当地法院判处15年的刑期,而中国政府
微风中的自由
2025-03-28 18:49:37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