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副校长“安排”残疾儿子进校文印室工作,结果副校长一退休,工作16年的儿子就遭辞退!学校:其父是副校长,属于照顾性质,没签合同!而法院的两次判决截然不同,引发热议!
2019年,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小陈突然收到学校的通知:“你父亲已经退休,这岗位也该收回来了”。那年,小陈的副校长父亲刚办理了退休手续不久,没想到自己竟然紧跟着就被辞退。
当小陈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老陈后,这位退休的老校长也没办法,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当年他也是想着让儿子来学校帮帮忙,如今自己退休了,学校这样做也能理解。
但小陈却觉得,自己这么些年的工作全都被一句“照顾”给否定了,从2006年,父亲因为学校文印室缺人,就叫会用电脑的儿子临时顶上,但小陈因为不宜出行,副校长跟校领导班子申请让他居家办公,但是都同意了。
而且老陈并没有以权谋私给儿子高工资,而是派发给儿子的是学校里的最低工资,并且一直没有签订劳务合同,小陈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在这个学校。
但小陈也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可以自食其力,每天都认真工作,从不给学校添乱,每天过的很充实
小陈从26岁干到42岁,他的青春全都奉献给学校,他拿的一直都是最低工资,而且学校还不是按时发放,经常性延发,对此,小陈也没有任何怨言。
但他没想到父亲退休后,学校却以照顾为由辞退他,理由就是这十几年都是在照顾他,已经做的仁至义尽了,他们认为“照顾”不是“聘用”,对此,小陈不服起诉了学校,但一审败诉。
小陈没有气馁,他坚定地认为自己这十几年的工作不是假的,他是靠自己的劳动得到的工资,虽不多,但能证明自己。
如果学校以照顾的性质判定他,那就直接否认了他这些年工作所付出的一切,好像即使没有认真工作,学校也会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给他发工资。
最后小陈再次提起上诉,二审仔细审理后判定小陈在学校期间符合劳动关系,学校需要支付小陈6万元的损失,这个结果让小陈松了口气,他终于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和法律的认可。
残疾人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没有错,但他们其实也需要一个平台能够证明自己,而不是因为自身的残缺,就总带有照顾意味的对待。
他们渴望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中,展现出独特的才能,用实力赢得尊重,打破外界对他们的刻板认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价值。
也许一开始小陈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得到这份工作机会,但他珍惜这份工作的态度就不能被认可吗?小陈一家的经历真是把“人走茶凉”这四个字展现的淋漓尽致,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