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8年,已经致仕的钱谦益感觉自己岁数老大(年近古稀),唯恐在枕席间,不能

品古观今呀 2025-03-29 09:42:57

公元1648年,已经致仕的钱谦益感觉自己岁数老大(年近古稀),唯恐在枕席间,不能得到夫人柳如是的欢心,于是请了郎中,左喝一碗汤,右吃一服药,无奈上得阵去,还是弄得头晕眼花,根本无济于事。

这是一幅多么讽刺的画面!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文坛领袖、政坛重臣、社会名流,在晚年却沦为一个为了满足私欲而苦苦挣扎的老人。而他的夫人,却是一个出身青楼、以才色闻名、居秦淮八艳之首的女子。他们之间的爱情,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他们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钱顺时、父亲钱世扬都是嘉靖进士。他自幼聪颖好学,十五岁时就拜东林书院创办人顾宪成为师。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他参加乡试,中举人第三名。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他再次赴京赶考,在会试中首策即颂扬张居正的功劳,在殿试中被内阁首辅叶向高看中,本欲点为状元,却因宣党汤宾尹贿赂太监而屈居探花。后授官翰林院编修。

柳如是,原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再改名是,字如是,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影怜、我闻居士。浙江嘉兴人。她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幼时被卖入歌妓训练场所归家院。她聪明伶俐,有着超群的才华和美貌。

她能诗能画,工诗文白描花卉。她曾先后嫁给云间孝廉和周道登为妾,从他们那里学习诗词歌赋。后来她流落江南,以歌妓为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众文人雅集,纵谈天下大势,并多有诗歌唱和。

她曾与陈子龙相爱,却因其家人反对而分手。她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

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相识,是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一次诗会上。当时钱谦益已经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文人和政治家,曾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他因为主考浙江乡试时发现作弊而被罚俸三个月,后称病回乡,在松江与东林党人交游甚密。

柳如是也在松江游历,以其才色风流闻名于世。两人在诗会上一见倾心,互相赠诗表达情意。钱谦益对柳如是赞叹不已,称其“才华绝世,风情万种”。柳如是也对钱谦益敬佩不已,称其“文采风流,气度非凡”。

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相爱,是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一次拜访中。当时钱谦益已经致仕归乡,在常熟半野堂隐居。柳如是饰男装拜访他,钱谦益一见柳如是,即为其才华所折服,两人感情也迅速加深。

钱谦益为了表达对柳如是的爱意,专门为她建造了“绛云楼”和“红豆馆”,并在其居住之处以“如是我闻”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柳如是之名。他们经常在湖光山色中徜徉,在诗酒中作伴,在琴棋中消遣,在书画中切磋。他们的爱情被誉为“明末风流才子与秦淮艳首的忘年之恋”。

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相守,是在明朝灭亡后的动荡岁月中。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钱谦益应召出仕,任礼部尚书。柳如是支持他出仕,并随他赴南京。

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却嫌水冷而不肯下水,并拉住了柳如是防止其投水自尽。清军入城后,钱谦益腼颜迎降了清朝,并被封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

但柳如是却没有跟随钱谦益进京,而是一直留在了南京,降清后的钱谦益在暗中也积攒着抗清的力量,但没什么大的影响,而在钱谦益病逝以后,柳如是也追随其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