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博古通今,和人说话时喜欢引用历史典故,比如他曾经送给梁兴初一副对联,却让梁兴初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是在1967年,梁兴初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司令,在出发前,毛主席特地把他叫去,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他——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其实,这副对联不是毛主席的原创,而是成都武侯祠里的对联,作者是清朝的赵藩,曾经在四川做官,这副对联就是他规劝当时的四川总督岑春煊的,劝他要学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对四川人要攻心为上,不要滥杀无辜。
梁兴初是铁匠出身,从小没上过几年学,所以,毛主席送给他这副对联后,他也没看懂是什么意思,又不好意思问毛主席,就带着这副对联去了四川。
到了四川后,梁兴初特地向当地的一位老先生请教,这才知道了这副对联的意思,原来就是毛主席在教给他在四川的工作方法。
当时,正是“文革”时期,成都有不少造反派,势力很大,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处理这些造反派,很考验当地领导的能力。
梁兴初是身经百战的武将,要是按照他本来的想法,只要调动军队,就可以轻松把这些造反派解决掉,易如反掌,但是,当他看懂毛主席送给他的那副对联后,却改变了想法。
如果用武力的话,这些造反派当然好解决,但是,如果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只是解决了这些造反派,还会有新的造反派出来,是层出不穷的,因此,梁兴初就从那副对联中受到启发,把这些造反派的头头儿都请去,给他们讲解中央的政策,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了这些人,回去后就把那些组织解散了。
这件事上报到中央后,毛主席也非常高兴,夸梁兴初有政治手段,会办事。
后来,梁兴初受到了林彪的牵连,毛主席就帮他说话,说:“你喝了林彪的茶,不是林彪的人。”把他保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