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燕是开国少将、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胡继成的妻子,她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已经是副团级

江樵品史 2025-03-29 17:01:06

张鸣燕是开国少将、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胡继成的妻子,她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已经是副团级干部了,但一直到退休却还只是副处级干部。曾经她还抱怨道:“跟着东西南北到处跑, 身体越跑越糟, 职务越跑越小!”

1983年的一天,张鸣燕正式退休了。她坐在家中,翻看着手中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意气风发的自己,和同样年轻的丈夫胡继成。她不禁感慨万千,回想起自己跟随丈夫东奔西走的一生,职务却越来越小,直到退休也只是一个副处级。这个职务,与她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的副团级干部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张鸣燕的一生,是与革命紧密相连的。她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就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她与战友们出生入死,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一曲曲革命者的赞歌。1943年,时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将张鸣燕介绍给了部队的优秀团长胡继成。从此,张鸣燕与胡继成结下了革命伴侣的缘分。 胡继成,1915年12月诞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古南乡的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童年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由于家境贫寒,胡继成仅在私塾读了一年多便被迫辍学。这一早期的教育中断,不仅剥夺了他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也使他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年幼的胡继成被迫离开校园,前往邻近富裕家庭放牧牛羊。这不仅是为了获取微薄的报酬,更是为了能够在别人的家中获得一顿温饱。 1925年,年仅十岁的胡继成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父亲因阑尾炎不治而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家庭悲剧,使得胡继成和母亲的生活更加艰难。此时,六安地区正值灾荒频发,粮食匮乏,民不聊生。失去父亲后,胡继成与母亲不得不离开家乡,走上了要饭的艰辛道路。面对饥饿和寒冷,胡继成内心充满了无助与恐惧,但他深知,只有坚持下去,才能为母亲和自己争取生存的希望。 “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深刻影响了胡继成所在的金家寨地区。随着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逐渐被当地人所认同。一些在外地求学的青年学生和地下党成员,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激发了村民们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他们通过办学和开设商店等方式,掩护着在广大农村进行的革命活动。 1927年11月,胡继成家所在的四乡古碑村成立了党的支部。这一事件对胡继成来说,既是一个政治上的觉醒,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在动荡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胡继成目睹了家乡的贫困与动荡,也感受到了革命思想带来的希望与力量。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价值观,使他坚定了投身革命事业、改变命运的决心。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胡继成逐渐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性格。他从小在农田间劳作,亲眼目睹了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对农民生活的巨大影响。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素质,也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强。同时,胡继成通过与同村的青年知识分子交流,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 之后,胡继成张鸣燕喜结连理,与当张鸣燕随丈夫胡继成调动到成都后,四川省的领导干部们都很重视这位久经沙场的女革命家。他们考虑到张鸣燕的资历和能力,想要把她安排到省市机关担任一个重要领导职务。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胡继成却坚决反对这一提议。 这让张鸣燕忍不住抱怨:“跟着东西南北到处跑, 身体越跑越糟, 职务越跑越小!” 胡继成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绝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取私利。他对领导干部提拔自己妻子的提议十分不满,甚至一度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决定婉拒领导的好意。他对大家说:"我要是带头为家里人谋职位,那我在部队和地方上还有什么威信?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就是部队作风的风向标,我们不能带坏风气啊!" 胡继成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肃然起敬。大家都被他两袖清风、不徇私情的高尚品德所折服。虽然张鸣燕确实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女干部,但胡继成还是坚持要按照组织原则办事,不能给别人开这样的口子。 张鸣燕虽然对丈夫的决定有些失落,但她也理解胡继成的良苦用心。 夫妻二人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胡继成总是耐心地开导妻子,告诫她要时刻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思想上要端正,作风上要过硬,不能让私心杂念迷惑了自己的心智。他常对张鸣燕说:"思想正,作风正,心正行正;私欲多,杂念多,贪多失多。我们共勉吧!" 事实上,胡继成对自己的6个孩子都是同样的要求。他把几个儿女全都送到了部队最基层的单位锻炼,其中服役时间最短的也有10年之久。二儿子胡建军在河南新乡当工程兵,由于长期修筑工事,腰部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张鸣燕心疼儿子,跟丈夫提出让儿子转业或转岗,却再次遭到胡继成的拒绝。直到儿女退伍转业,胡继成也从不为他们在安置工作上打招呼,一切都要靠孩子们自己去争取。

-1 阅读:989

评论列表

刘建波

刘建波

2
2025-03-29 22:34

开国女少将只有李贞一人!

swan

swan

2
2025-03-31 18:19

地方工作的妻子跟着部队的丈夫跑,地方合适的工作难寻,在原则性强的年代只能越做越小

呵呵

呵呵

1
2025-03-31 11:37

开国少将的妻子,那时的行政级别与职务无关的。行政级别是根据资历贡献评定的,同样的元帅其行政级别也有高有低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