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开国少将熊应堂的公子熊北平,被押解到公审大会现场时拍下的照片,当时与他一同受审的还有他的弟弟熊紫平。那么他们究竟犯了什么罪?在儿子被捕后,熊应堂又有什么表现呢?
1941年,熊应堂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1月,他亲身经历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场突如其来的惨烈战斗,使新四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然而,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熊应堂沉着冷静,率领部队浴血奋战,最终成功突出重围,为新四军保存了宝贵的力量。 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迅速重建新四军。熊应堂再次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七师独立团团长、沿江支队白湖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沿江支队参谋长以及新四军第七师第十九旅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在这些岗位上,他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成为抗日战场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苏南、皖南、皖中等地区,熊应堂率领部队转战南北。他深入敌后,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他重视发展和壮大地方武装,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和巩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他的努力使得根据地的抗日力量日益壮大,为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熊应堂善于运筹帷幄,灵活运用战术。他在作战中注重兵力的合理配置,善于抓住战机,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他的领导下,部队多次取得了对敌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 同时,熊应堂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工作者。他关心部队的思想建设,注重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和纪律意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树立了良好的领导形象。他的言行深受官兵的尊敬和爱戴,凝聚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那艰苦卓绝的抗日岁月里,熊应堂的事迹在根据地广为传颂。他的英勇和无畏,激励着无数人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在教育子女方面,熊应堂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作为一名军人,熊应堂常年在外征战,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琐事。他对子女的教育疏于管理,没能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引导。久而久之,他与孩子们的关系日益疏远。 熊北平和熊紫平兄弟俩在成长过程中,鲜少能见到父亲的身影。 每当熊应堂回家时,他对孩子们总是十分严厉,缺乏亲昵与温情。父子之间横亘着一道隐形的鸿沟,难以跨越。 真正让兄弟二人走上歧途的,是在部队服役的那几年。 熊北平和熊紫平在部队中我行我素,调戏女战士,屡屡违反军纪。 然而,他们却仗着父亲的权势,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军中领导对此心知肚明,却也对他们网开一面,将这些恶行一笔带过。 退役后,熊氏兄弟被安排到杭州工作。 恰逢此时,熊应堂夫妇因工作调动也离开了杭州。失去了父母的约束,熊北平和熊紫平更加肆无忌惮。他们在杭州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夜夜笙歌,挥金如土。兄弟俩拉帮结派,狐朋狗友,在城中横行霸道,无人敢惹。 熊北平和熊紫平兄弟在杭州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他们仗着父亲熊应堂少将的权势,在城中嚣张跋扈,无恶不作。兄弟二人拉帮结派,网罗了一批狐朋狗友,成为杭州的地头蛇。 更令人不齿的是,熊氏兄弟竟然调戏欺凌无辜女性。他们用权势威逼利诱,侮辱了许多女青年。这些女性饱受欺凌,却苦于无力反抗,只能忍气吞声。有些女孩子勇敢地向有关部门举报,但最终都石沉大海,有关部门竟然选择了包庇熊氏兄弟。 其中有位姑娘小叶,是某机关的打字员。一天下班路上,小叶被熊北平强行拦下,调戏辱骂。小叶拼命挣扎,却被熊北平拖进了汽车。那一夜,小叶遭受了非人的摧残。事后,小叶多次上访,却得不到任何帮助。她的人生从此陷入了黑暗。 又有一位女工程师李雪,在一次舞会上被熊紫平搭讪。李雪对熊紫平并无好感,礼貌地拒绝了他的纠缠。 然而,熊紫平却对李雪恼羞成怒,强行将其带离会场,李雪遭到了熊紫平的侵犯。 事发后,李雪愤而写信给熊应堂,控诉熊紫平的恶行。但这封信最终被熊应堂的妻子私自扣下,熊应堂本人并不知情。 这一切罪行,最终还是被揭露了出来。浙江省的第一书记在了解情况后,决定对熊氏兄弟的恶行进行彻查。令人震惊的是,经调查发现,仅仅一年时间,兄弟二人就祸害了上百名女性。熊氏兄弟的恶行,令所有人惊诧愤慨。 消息传到熊应堂耳中,这位开国少将无比震惊。他无法相信,自己的儿子们竟然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情。熊应堂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熊应堂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他表示绝不会替儿子们开脱,更不会动用私权来干预司法。同时,他严厉警告妻子,不准她插手这个案子。熊应堂明白,对他而言,放纵子女的恶行,就是最大的失职。 在1978年的夏天,一场轰动全国的大审判在杭州展开。熊北平和熊紫平受到了应有的惩处。法庭上,控诉者们纷纷站出来,讲述着兄弟二人的种种劣迹。那些曾经被伤害过的女性,重新鼓起了勇气,揭露了她们所遭受的苦难。现场的群众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法庭严惩凶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