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民众爆发了!原本以为掌控日产30万桶的油田可以获得资金和支持,结果这次损失惨重,设备停运损失超过1亿美元,由于加不起油,很多人选择用毛驴出行,整个国家城市交通濒临瘫痪,而GDP增速,也从4.2%一路跌倒负数。
尼日尔国土的75% 被撒哈拉沙漠覆盖,看似荒芜,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石油储量达50亿桶,天然气储量186 亿立方米,铀矿资源更是居世界第四位。
2003年,西方石油公司因勘探风险和利润微薄撤离尼日尔,中国石油随即开启与尼日尔的合作,累计投资约46亿美元。
2023年政变后,新上台的军政府推行“资源主权觉醒”政策,想加强对本国自然资源的控制。
他们以各种理由审查旧合同,要求将原油分成比例从15%提高至30%,还以“税务稽查”名义向津德尔炼油厂追缴1.3亿美元。
2024年,深陷债务危机的尼日尔军政府与中国石油签署协议,获得 4 亿美元预付款贷款用于原油出口。可一年后,军政府因无力偿还本息,竟以“外籍高管薪资过高”“拒绝本地化采购”等为由发难。
2025年,军政府领导人签署紧急政令,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津德尔炼油厂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的三名中国籍高管在 48 小时内离境,并查封炼油厂账户,旅游部还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
军政府以为把油田一掌控,经济命脉就握在自己手里了,但中石油拥有的超深水平井技术,全球只有三家公司能掌握,当地工人连最基础的井下压力监测都不会,环保系统直接瘫痪,设备三天两头出故障,还没人会修。
原本日产 30 万桶石油,现在直接停产,一桶都产不出来。被没收的津德尔炼油厂,原本供应全国七成的成品油,如今当地工人对着生锈的管道干瞪眼,连阀门使用说明书都看不懂。
想把设备卖了变现,在国际上问了一圈,根本没人买,国际买家一看设备型号就摇头,因为这些设备没有中国工程师团队根本运转不起来。
三家企业停工,一万两千多当地工人全部下岗,没了收入来源,民众自然不干了,光首都尼亚美就有三千多人上街游行,把军政府办公楼围得水泄不通。
自己产不了油,就得买别人的油,黑市油价瞬间暴涨 3 倍,加油站前排起了长队。
军政府每天损失巨款,国家经济十分之一靠这些项目撑着,去年出口原油赚的美元里有七成是中石油贡献的,如今输油管道一停,邻国贝宁港的储油罐直接见底。国际评级机构立马下调尼日尔信用等级,外资企业连夜撤资跑路。
法国公司倒是愿意买设备,可疯狂压价,开的收购价连设备残值的三成都不到。
军政府又想学马里用资源换保护,俄罗斯专家来转了一圈,直摇头,说重启油田可以,但得先支付五亿美元,而且还得去求中方卖配件,中方卖不卖还不一定。
尼日尔国库的外汇只够买三个月的汽油,边境上油罐车排出去五公里,司机们只能在车顶搭帐篷过日子。
尼日尔民众原本指望靠着油田过上好日子,结果军政府这一系列短视操作,让城市交通濒临瘫痪,民众生活困苦,还引发了社会动荡,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用户10xxx12
哦豁!
用户10xxx01
配件可以卖,一亿美元一颗镙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