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吐槽中国超市行业“几乎都是在卖垃圾商品”!于东来以一个做了30多年超市的“前辈”,是有底气说这个话的,我是认同于东来的观点的。 仔细琢磨了下,他说的虽然听起来刺耳,但仔细想想还真不是没道理。咱们平时逛超市,货架上那些花花绿绿的商品,有多少是价格虚高、成分表里一堆添加剂的玩意儿?消费者买回去用一次就后悔的案例比比皆是。简单看,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好商品成本高卖不动,垃圾货反而利润空间大,商家自然趋之若鹜。这事儿背后反映的问题可不止商品质量这么简单: 第一刀就得砍在供应链上。很多超市的农超对接搞了十几年,结果中间商越搞越多,农民种的菜到消费者手里价格翻几倍,品质还被层层压榨。像云南的菜运到北方超市,蔫了吧唧还贵得要命,谁愿意买单?反观胖东来和山姆,直接建产地仓、搞联合采购,把中间环节砍掉大半,这才有了新鲜又实惠的生鲜。 第二刀得砍在价格战思维上。有些超市为了打低价,拼命压供应商货款,最后逼得供应商只能偷工减料,结果就是货架上堆满9.9元一箱的果汁(其实全是糖水),消费者买一次就再也不信你了。还有就是员工待遇这一块,于东来怼山姆工资低,其实是在戳整个行业的痛点。很多超市员工月薪才两三千,天天理货上架累成狗,哪还有心思给顾客好脸色?反观胖东来,保洁阿姨都能拿八九千,员工幸福感高了,服务自然贴心。这道理明明很简单,你让员工活得有尊严,他们才会让顾客感受到尊严,可偏偏有些老板宁可把钱砸在网红带货上,也不肯给员工涨工资,最后搞到门店冷清、口碑崩塌,纯属自作自受。 不过话说回来,超市行业也不是全员摆烂,永辉、物美这些老牌企业最近都在疯狂“抄作业”,学着胖东来调改门店。货架高度降了,过道宽了,熟食区现做现卖,甚至给顾客配免费充电宝和直饮水。北京有家物美调改后业绩翻了五倍,这说明什么?消费者不是不愿意逛超市,而是受不了又贵又烂的体验,关键在于老板们能不能放下“赚快钱”的执念,就像于东来说的,如果连给员工发4000块工资都做不到,这种企业趁早关门算了,别出来祸害市场。 说到底,超市行业的病根在于价值观跑偏。太多企业把“规模”、“市场份额”当KPI,却忘了零售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连接”。胖东来能成网红超市,靠的不是营销套路,而是实打实把员工当人、把商品当脸面。当其他超市还在为“要不要下架临期食品”纠结时,胖东来早就搞出53页调查报告处理一条内裤投诉,甚至主动给顾客发500块投诉奖,这种对品质和服务的死磕,才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原因。 所以于东来这话虽然狠,但真不是地图炮,他骂的是那些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企业,夸的是山姆、Costco这些守住底线的外资标杆。现在连政策都在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逼着超市行业转型升级,再不跟上这波“品质革命”,恐怕真得像他说的,卖垃圾的超市,迟早被消费者扔进垃圾堆。
于东来吐槽中国超市行业“几乎都是在卖垃圾商品”!于东来以一个做了30多年超市的“
侠女论商业
2025-03-30 16:13:01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