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动用“最后的预备队”:俄罗斯打仗超3年,拿出了压箱底的钱 来源:寰宇视野

烁耀中原地 2025-03-30 17:42:57

普京动用“最后的预备队”:俄罗斯打仗超3年,拿出了压箱底的钱 来源:寰宇视野 普京的“底牌”与俄罗斯经济的生死线:一场持续三年的消耗战还剩多少筹码? 三年来,西方制裁的绞索每收紧一寸,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眉头便多皱一分。当2025年1月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的流动部分被划入预算赤字填补缺口时,这场经济豪赌的底牌终于揭开——被西方称为“战争金库”的储备,正以每日3亿美元的速度消耗。 普京身后,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的货币政策如同走钢丝,既要压住9.5%的通胀率,又要平衡占预算41%的军费黑洞;而七国集团冻结的4860亿美元海外资产,则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制裁围城下的“反脆弱”实验 美西方曾自信满满地预言:切断SWIFT、冻结3000亿美元资产、封锁能源与技术进口的三重绞杀,足以让俄罗斯经济“三个月内崩溃”。然而三年过去,莫斯科街头的咖啡馆依然飘着拿铁香气,超市货架上的土耳其樱桃与中国手机琳琅满目。 这背后藏着两个关键变量。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的“休克疗法2.0”堪称教科书级操作:2022年卢布汇率暴跌时,她将基准利率一口气上调至20%,冻结公民外汇账户;待卢布企稳后,又通过强制结汇令将能源收入转化为黄金与人民币储备。截至2025年3月,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中美元占比归零,人民币和黄金却飙升至62%,硬生生在美元体系外凿出一条生路。 2025:裂缝中的三大“定时炸弹” 表面的平静掩盖不了暗流涌动。高等经济学院研究员奥列先科警告:“俄罗斯正坐在三枚经济定时炸弹上。” 第一枚是军事开支的无底洞。克里姆林宫2025年预算中,每100卢布就有41卢布投入军队与安全部门,而教育医疗经费被压缩至冷战以来最低水平。更危险的是,为弥补前线兵力损失,俄罗斯已动员超过50万适龄男性参军,导致制造业劳动力缺口扩大至190万人,建筑业工资三年暴涨74%。 第二枚是技术断供的慢性失血。尽管中国机床与印度化学品填补了部分缺口,但精密仪器、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设备仍依赖走私与拆解二手货。俄罗斯最大汽车制造商伏尔加厂因缺货被迫停产三个月,其组装线上堆积的车辆框架,成了“进口替代”口号下的讽刺注脚。 第三枚则是福利基金的见底焦虑。2025年初,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规模缩水至4.8万亿卢布,仅为战前峰值的三分之一。财政部被迫启用占基金总量18%的“流动储备”——这笔原本用于应对油价暴跌的救命钱,如今却变成填补军费的“急救箱”。 冻结资产的“罗生门”与全球秩序裂痕 七国集团2024年提出的“用俄罗斯的钱打俄罗斯”计划,意外撕开了西方阵营的伪善面具。当拜登宣布将冻结资产收益用于乌克兰重建时,瑞士央行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这动摇了中立国信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直言,若开此先例,未来各国央行储备安全性将荡然无存。 讽刺的是,俄罗斯的困境正加速全球货币权力的洗牌。金砖国家紧急扩容至25个成员,新开发银行的本币贷款占比突破60%;沙特首次用人民币支付对俄军购,印度卢比结算机制覆盖18国——这些被《经济学人》称作“去美元化的多米诺骨牌”,每一块都刻着美俄博弈的裂痕。 这场持续三年的经济消耗战,究竟谁是赢家? 当普京签署动用国家福利基金的命令时,笔尖或许会划过一丝犹豫:这究竟是力挽狂澜的终局一击,还是饮鸩止渴的开始?莫斯科街头流传着一则黑色笑话:“我们的经济像冬泳的熊——表面毛发抖擞,内脏已在冰水里打颤。” 但历史总爱开玩笑。1991年苏联解体前,外汇储备耗尽与油价暴跌曾导演过类似剧本;如今,手握能源、粮食、核武三大硬通货的俄罗斯,能否靠人民币与黄金熬过寒冬?或许正如纳比乌琳娜的座右铭:“在风暴中掌舵,需要的不是预测风向,而是学会与波涛共舞。”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92

评论列表

战争2013

战争2013

2
2025-03-30 18:49

俄罗斯的最大的问题是军费太多了,发行债券吧。

风车 回复 03-31 02:37
发型债券谁去买呀,叫鹅粉去买吧

wizard小猪 回复 03-30 21:47
失去威慑力,开战前那个国家敢侵吞俄罗斯资产

烁耀中原地

烁耀中原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