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部在3月28日又抓一名间谍:这个保洁员每天提着水桶和拖把,谁也没想到是出卖国家机密的间谍,给我们提了个大醒! (信源:保洁员投靠境外间谍 泄露国家机密——北京日报) 拖把、水桶、工作服……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件,竟然也能被用来窃取国家机密,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2025年3月28日,国家安全部公开了一起重大的间谍案。这起案件暴露了服务外包行业存在的安全风险,也提醒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国家安全,防范系统性的风险。 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很多单位都用服务外包来更快地做事、更好地利用资源。但国家安全部门也说了,服务外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可能泄露机密。 2025年3月28日,国家安全部通报的段某案件,突出暴露了外包管理中内部监管缺位的问题。 涉密单位对外包保洁员段某的管理明显松懈,对他的背景调查不够深入,保密教育也未有效落实,日常监督更是流于形式。段某因此有机可乘,能够随意进出机房等高度机密的场所,甚至比内部科研人员出入还要频繁。 境外间谍组织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用金钱作为诱饵,诱导段某窃取机密。段某在利益诱惑下,冒险行事,多次偷拍盗取相关涉密信息。 在被抓捕归案时,段某已经为境外间谍提供了1项机密级、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及其他6项情报。这些机密文件可能涉及重要科研成就和战略规划,一旦泄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将受到威胁,可能导致无法预估的巨大损失。 这起事件反映出内部监督管理存在漏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因为公司管理问题而发生的间谍案还有:一科研员刘某因不满晋升受阻,离职前拷贝涉密资料,后因炒股巨亏,主动向境外机构出售情报,最终被判死刑。 以及原国家某部委外语翻译张向斌在驻外期间被策反,为外国政府充当间谍,还非法携带大量文件资料至国外,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外包模式下的安全问题确实需要重视。首先选择外包服务商要像挑选合作伙伴一样严格,把好资质关,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服务范围进行分级,这样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风险。 对外包人员的管理要到位,就像对待自己员工一样,加强保密意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工作行为,确保他们遵守安全规定。另外,技术层面也要跟上,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并且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威胁 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提升每一位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共同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防线。 外包安全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每个人的共同配合。只有构建起一套完整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我们才能既享受到外包带来的好处,又能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国安部在3月28日又抓一名间谍:这个保洁员每天提着水桶和拖把,谁也没想到是出卖国
大客路看社会
2025-03-30 21:51:14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