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定向增发实施,银行股是涨是跌? 今天和大家唠唠四大行定向增发这事儿。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行定向增发,这事儿去年就定下来了,现在公布也就是开始实施而已。 这次定向增发,价格比市场现价高,短期内对股价确实有提振效果。但因为是低于净资产定向增发,会摊薄老股东权益。不过老股东大部分股权都在国家手里,国家自己赚自己的,好像也没那么要紧。 要是有朋友怕自己权益被摊薄,有两个招儿。一是在定向增发价以下多买点,二是买点不用融资还高分红的招商银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次国有大行定增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几家银行的认购价格溢价还挺有看头。建设银行认购价格溢价8.8%,中国银行溢价10%,交通银行溢价18%,邮储银行认购溢价21%。 我觉得这对国有大行来说,是个未雨绸缪的好举措。虽说目前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都高于监管要求,像截至2024年末,建行、工行、中行、农行、交行、邮储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8%、14.1%、12.2%、11.42%、10.24%、9.56% ,都呈上升态势。 但在如今加力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难题,净利润增速面临下降风险,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的能力也降低了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后,银行能扩大风险加权资产规模,撬动更多信贷投放,改善收入结构,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还能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降低系统性风险预期。 再讲讲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国有大行定增补充资本后,信贷投放能力增强,在服务实体经济上更有优势。中小银行在业务拓展上就会面临更大压力,尤其是在争夺优质客户资源这块,可能会处于劣势。 因为国有大行资金成本相对较低,能给出更优惠的利率和更好的服务条件,中小银行要是不另辟蹊径,客户流失的风险就会加大。而且,在金融市场的资源分配上,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倾斜,中小银行获取资金的难度或许会增加,融资成本也可能上升,这对它们的稳健运营和业务发展无疑是不小的挑战。 现在头条上都吵翻了天,一部分人觉得明天银行要大涨,另一部分人觉得会大跌。但我和他们想的都不一样,我觉得银行股明天高开低走收绿。 定增说到底还是个交易问题。那些觉得银行股要大涨的人,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他们觉得溢价定增,说明出钱的一方认为现在股价低估,即便溢价买入以后还是能赚钱,所以银行股股价应该上涨。但这真的符合实际情况吗? 这两年银行股的上涨逻辑,核心是“中特估”,也就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特估的核心,就是重构中国资产的估值逻辑。具体到银行这种资产,就是要在股价上消灭破净的银行。所以这两年银行的市净率从0.5左右涨到了0.7,走的就是这个逻辑。 可是今天这个定增情况,就算是溢价20%的邮储银行,它的估值也到不了1(现在邮储的pb是0.62)。这就意味着,因为中特估+高股息引发的银行资产定价修复,到了体制内资金进行定价的时候,他们认为银行就该是破净的……这不,整个逻辑就崩塌了。 所以说今天银行高开还是有可能的,毕竟咱得相信散户的力量。但后续走势,我还是坚持高开低走收绿的观点。
四大行定向增发实施,银行股是涨是跌? 今天和大家唠唠四大行定向增发这事儿。发行
王老渣
2025-03-31 09:21:0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