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想到会这么多人关注,这个事要从两个角度去看:
第一,宁王的角度
宁德时代么,做电池起家的,说到底他只是个电池供应商,其实在定位上和那些座椅、保险杠等厂商都是一样的,厂商需要什么他们提供什么
比如更长续航的逍遥电池
比如更耐低温的电池
比如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等等
如果真的说技术层面,其实宁德时代能造出来的,但能做和做出来是两码事
前面说了,宁王是供应商,他是按照厂商的需求提供产品,如果没有任何厂商使用,那么这个研发肯定是无法给利润交差的,况且还要拉着车企一同研发,包括架构、平台、充电网络等等
宁王肯定是不会参与的
再加上在人们心里底层都知道快充伤电池这个事,拿出这个事去开炮,没有毛病
毕竟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宁德时代的竞品
举个例子吧:
手机电池的逻辑其实和新能源差不多,而且发展的也要比新能源电池快好久,从最早的10W、20W、到现在的66W、88W、100W甚至120W、150W等这些超快充,甚至5分钟就能把手机充满,而且这些技术都经过了好几年的沉淀,那么他们的手机电池报废了吗?
比如说真我的手机吧,240W的充电速度几乎是现在手机的2.4倍,几个月之后电池健康度依然是100%,这说明了什么?
抛开剂量去谈毒性,就是在耍流氓
目前支持兆瓦闪充的车唐L和汉L还没有正式上市,请具体的寿命缩减到底有多少,完全可以等一等市场的反馈
而且,比亚迪只是给小费者更多的选择,有快充,有超快充,还有家用慢充,多个充电方案按照选择就行
大口吃饭能快点吃饱,小口细嚼慢咽也能吃饱,但吃饭的时间不同,具体怎么吃都交给消费者自己去选择
如果真的觉得这个技术不行,那其它厂商完全可以不做,或者看比亚迪的自作自受
但,事实并非如此
第二,友商的角度
好的技术是趋同的,这句话是没有错的
如果说在所有人的眼中这个所谓超快充电的逻辑是错误的,那么坐拥上万技术专利的车企完全可以坐等吃瓜看戏,但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极氪
好巧不巧,也是在市场与消费者论坛之中,极氪带来了全液冷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可以到1.2MW
嗯,这是兆瓦闪充
可能你们觉得极氪的体量比较小,可能你们觉得极氪在车圈的影响力不够大,那么华为够不够?
华为
嗯,充电功率最大1.44MW
嗯,这是兆瓦超充!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宁德时代CTO直接把比亚迪、极氪以及华为这三家的技术和产品全都否定了
如果宁王真的看不上兆瓦闪充,那么我们可以等一等时间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