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48岁的慈禧太后突然呕吐不止,恶心,还喜欢吃酸,肚子明显变大;这可把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3-31 09:44:50

1880年,48岁的慈禧太后突然呕吐不止,恶心,还喜欢吃酸,肚子明显变大;这可把太医愁坏了,说出来是要掉脑袋的!   慈禧太后患病,这可让一直在身旁伺候的李莲英急坏了。于是,李莲英赶忙宣召太医进宫,来为慈禧太后诊脉。   太医来到慈禧太后身边,看到太后微微隆起的小腹,又向李莲英询问了慈禧太后近期的情况,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盘算。待到给慈禧太后诊脉的时候,脸色大变,只能战战兢兢地对慈禧太后说:“老佛爷是因为国事操劳,休养几天就好了。”   可是,过了好几天,慈禧太后的症状依然不见好转,反而愈发地严重了。气的慈禧太后下令将为她诊脉的那个太医斩首,命令李莲英再寻一名太医为她诊治。   第二个太医是个直性子,了解完慈禧太后的症状之后。高兴地对慈禧太后说道:“恭喜老佛爷,您这是喜脉啊!”这名太医本想着为慈禧太后诊出喜脉,太后一高兴,自己离加官晋爵就不远了。   不想,慈禧太后听后极为恼怒,大声喝道:“哀家守寡已经20年了,你是想说哀家失德吗!来人!给哀家拉出去斩了!”就这样,这名太医也成了刀下之鬼。人人都说慈禧太后得了怪病,给她医病的太医都被杀了。   一时间,京城的医生都人人自危,更有甚者,将给自己的药铺都低价出售,不再做医生的买卖。   虽然被杀的医生越来越多,但是慈禧太后老佛爷的病可不能耽搁。于是,李莲英找到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寻求解决的办法。李鸿章早就听说了慈禧太后生病的事情,一直在民间为慈禧太后寻求名医。   李鸿章找的是当时有名的医生薛福辰。薛福辰行医数十载,活人无数,不少濒死之人在他的手中也能被救活,因此他的名声在京城一带流传得十分广远,被老百姓称为华佗再世,医圣重生。   医术高明的薛福辰无心高官厚禄,只想在民间为平民百姓驱除病痛。所以他本不想进宫为太后医治,同时,薛福辰认为当时生病的不是慈禧太后,而是整个大清,正是因为慈禧太后的闭目塞听才导致清朝有如今的局面。   但是,李鸿章在薛福辰落魄之时救济过自己,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李鸿章一同的劝说下,薛福辰无奈,只能随着李鸿章进入皇宫为慈禧太后诊病。   薛福辰来到慈禧太后的额寝宫,看到慈禧太后面容憔悴,形神俱疲。又向大太监李莲英了解了慈禧太后近期的情况,心中也是大惊,根据慈禧太后的形态与李莲英的描述,慈禧太后确实符合喜脉的特征。   但是,正如慈禧太后所说,她已经寡居了20余年,怎么可能身怀有孕。所以,薛福辰决定为慈禧太后诊脉后再下决定。   薛福辰把手搭在慈禧太后的脉搏上,仔细地摸着慈禧太后的脉象。令他惊恐的是,慈禧太后的脉象确实是喜脉,但是等他再细细品着慈禧太后的脉象,薛福辰发现,这跟喜脉又有所不同,于是薛福辰在心中有了判断。   薛福辰跪在地上对着慈禧太后禀报:“老佛爷为国事日夜操劳,劳累过度,心力交瘁,血气积郁腹中,才导致此病,只需活血化瘀,老佛爷自然药到病除。”慈禧太后一听,知道这位郎中医术确实高明,于是种种赏赐了薛福辰。   薛福辰领赏后立刻为慈禧太后制作药丸,同时做了一张特制的椅子方便慈禧太后化瘀。太后吃完薛福辰的药丸马上觉得腹中一股下泻之意,赶忙坐在薛福辰特制的椅子上泻淤,几副药之后,太后觉得神清气爽,就连肚子也小了许多。   其实,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慈禧太后得的是胃积食,正如薛福辰开的药方一样,吃些清淤消食的药就好了。但是,在那个医术不发达的年代,这个症状很容易被当成怀孕误诊。所以才会闹出慈禧太后年近五十还会怀孕的笑话。  

0 阅读:82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