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8岁黄永玉让弘一法师为他题字,法师微微一笑答应了,他叮嘱道:切记,

底层史观吖 2025-03-31 10:50:38

1942年,18岁黄永玉让弘一法师为他题字,法师微微一笑答应了,他叮嘱道:切记,4天内务必来拿。没想到,黄永玉8天后才去,当他看到禅房里的字时,立即朝着卧室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号啕大哭起来。   黄永玉与弘一法师之间究竟有什么交情?为何能让大师在临终前给自己题字呢?   黄永玉的人生其实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充满了不羁和浪漫主义色彩。1924年,黄永玉出生在湖南一个书香门第。   他的母亲杨光蕙堪称“独立女性第一人”。因为她是第一个穿短袖的女人,也是第一个剪短发的女人。在这样进步思想的熏陶下,黄永玉并没有按照父母的期待成为一个中规中矩的读书人。   相反,他还经常逃学,因此收获了“黄逃学”的绰号。不仅如此,黄永玉学习成绩也不太好,初中一度因为成绩不达标而被迫留级,整个初中生涯他一共留级五次。   然而,虽然学习成绩不佳,但黄永玉却唯独对阅读情有独钟。黄永玉的初中有一个六层的大图书馆,这里的藏书基本上都被他翻了个遍。   14岁那年,黄永玉的阅读习惯很快让他迎来了一个人生的高光点。那一年,黄永玉大量发布作品,很快在文坛有了一定名气,随后年仅14岁的他顺利进入了中国东南木刻协会会员。   但黄永玉虽然发布了不少作品,可在学习方面却没有什么长进。后来,他甚至因为打架斗殴而被学校通报批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黄永玉萌生了浪迹天涯的想法。那一年,他才15岁。   开始流浪后,黄永玉先后在江西、漳州和泉州等地流浪过。而就在泉州,他认识了人生中的一个贵人,这人是一个和尚。   两人的相识可谓是状况百出。当时黄永玉流浪至开元寺一带,为了休息,他打算在开元寺中小坐。但他很快被寺中的玉兰花吸引,于是爬到树上采花。   但他却看到树上早就有一位老和尚也在采花。于是他壮着胆子问道“老头你采花做什么啊?你这头秃了几年啊?”树上人只道“老头子高兴想干啥干啥!”   没想到两人竟然“不打不相识”,此事后竟然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和尚倒是很热情,主动邀请黄永玉到家中做客。   说是做客,倒不如说是小坐。因为黄永玉发现,和尚家中竟然没有什么家具,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形容。连家具都没有,更别提招待客人的食品。   但在看到和尚桌上的信件后他很快来了兴趣,因为信封上竟然写着“丰子恺”。于是问道“您还认识丰子恺?”   和尚只是缓缓道“是我之前的学生。”黄永玉立刻反应过来,眼前的和尚哪里是什么和尚,明明是弘一法师。   于是两人聊的更加热切。从音乐聊到哲学,又从艺术聊到书法。于是黄永玉借机请求道:“要不您给我题一幅字吧!”   令黄永玉没想到的是,弘一法师居然爽快地答应了,更令他意外的是,弘一法师居然还说了句“必须四天以后来取”。黄永玉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一口答应下来。   可离开弘一法师的住所后,黄永玉就接到了其他朋友的邀请,于是黄永玉和朋友又去洛阳玩了几天。本来他也想四天后去弘一法师家取字,但偏偏遇到了突发情况。   再次回到泉州已是一个礼拜之后。正当他打算去弘一法师家取字时,却得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弘一法师圆寂了。而他圆寂的那天正好是两人交谈后的第四天。   去世之前,弘一法师留给黄永玉一副字,上写着“不为众生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看着这短短两句话,黄永玉痛哭流涕,心想要是自己能早一点回来,也不至于见不到弘一法师最后一面。   弘一法师虽然去世了,但此后黄永玉却永远保持了和他一样的生活态度。 2017年,白岩松前去拜访黄永玉,此时的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是他丝毫没有这个年纪的老年人的模样。相反,他穿着时髦的机车服,开着红色的跑车在自家院子里飙车。 面对白岩松的提问“您这一大把年纪了还玩这个!”但黄永玉却说“老头子高兴想干啥干啥!”而这句话,正是当初弘一法师的原话。   黄永玉虽然一直在为自己没能见到挚友弘一法师最后一面,但他往后的人生却一直在践行与他一样的生活态度。此时的他也终于明白了“知交半零落”的真谛:朋友虽然漂泊各地,但只要互相牵挂,友谊一定会长存。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