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是寸土寸金吗,那为什么不大规模开发新界?原因很简单,因为地方势力太负责,香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3-31 11:31:46

香港不是寸土寸金吗,那为什么不大规模开发新界?原因很简单,因为地方势力太负责,香港政府想管都难。网友:大陆派几个城管就能解决。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港府就盯上了这片占全港面积40%的土地,但每次启动开发计划都会引发轩然大波。 2012年,新界东北新发展区规划案,拟在787公顷土地上兴建5.4万住宅单位,其中四成是公屋。这个看似利民的计划,却在咨询阶段被本土势力搅得天翻地覆。 当地村民组成"保卫家园联盟",在添马舰政府总部前搭起舞台,用传统民谣控诉"百年乡土将毁于地产商之手"。 有村民在论坛上质问官员:"你们说发展是为了市民,但为什么规划图上全是低密度豪宅?"更有人当场泼洒"阴司纸"抗议,导致咨询会两度被迫中断。 这种激烈对抗的背后,是新界特有的"丁权"制度,也就是原居民可在祖地免费兴建三层丁屋,衍生出庞大的土地利益链。 除此之外,新界北部毗邻深圳的区位特殊。2012年,梁振英提出将边境禁区设为"特区中的特区",允许内地居民免签进入,结果立即被扣上"深港融合卖国"的帽子。 反对派甚至编造"富豪双非教育城"的谣言,指控政府要把新界变成大陆人的飞地。这种政治操弄让开发计划染上敏感色彩,连政府宣传片都被批"用公帑洗脑"。 然而,真正让开发寸步难行的,还得是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新界社团联会这类拥有30万会员的组织,表面上代表乡民利益,实则与地产商形成共生关系。 有统计显示,新界农地转用途可增值50倍,某大型地产商在计划曝光前已悄悄囤积了数千公顷土地。当政府试图收回土地时,立即遭到"官商勾结"的舆论围剿,连陈茂波局长都被泼粪威胁。 这种困局在2021年北部都会区规划中再现。尽管方案将住宅容量提升至90万套,但在立法会辩论时,反对派议员突然拿出卫星图,指控规划区包含百年古树群。 环保团体随即发起"守护绿肺"联署,收集到20万个签名。最终政府不得不将开发密度降低30%,导致土地供应缺口扩大。 如今的新界,仍维持着"一半城市一半荒野"的诡异格局。落马洲河套地区空置近20年,元朗农田里建起的"农民别墅"售价数千万,而市区却有20万人挤在"纳米楼"。 网友调侃:"派几个城管就能拆违建,但拆不掉百年形成的利益网。"当开发触动了某些人的奶酪,任何规划都会变成烫手山芋。

0 阅读:1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