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位老妇人主动请当汉奸的侄子吃饭。突然,她神秘兮兮地说:“孩子,帮我弄300发子弹!”汉奸一听,放下碗筷说:“您是疯了吗?” 没想到老妇人忽然神秘一笑,让侄子摸不着头脑。 抗战期间,除了前线有无数前赴后继的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以外,在群众中间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在为我党做出了许多贡献。 今天要讲的主人公——马宗英就是一位朴实无华的女英雄。马宗英是出生于河南一个的普通农妇,她平常以贩卖馒头包子等面食为生。 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其貌不扬,普普通通的老农妇,实际上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我党的一个地下游击队队员。 凭借着马宗英表面老实的农民身份,她好几次成功躲过日军的扫荡和搜查,顺利帮助我党完成了许多革命任务。 而这一次,对她寄予厚望的领导又一次交给马宗英一个特殊而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请她帮忙找地方弄一批子弹。 当时,抗日战争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着,日军对于共产党的扫荡一天比一天严峻,我党一方面要和日军打游击随时埋伏,一方面又要上战场杀日军,所以子弹很快就快要用光了。 而那时枪支弹药又是日军严厉搜查的东西,因此要在日军的范围圈里搜集到一批弹药不仅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会弄丢了性命。 马宗英自知任务艰巨,但为了顺利完成党的革命事业,马宗英还是愿意尽力一试。这天,她正在院子里一边做着手里的农活,一边思考该上哪里去弄到这批子弹。 突然,一个合适的人选慢慢浮现在马宗英的脑子里,这个人就是他的大侄子王云蓬,然而王云蓬却在给日军做伪军,王云蓬并不是自愿的,当时日本人在全国各地抓人,要是不给他们卖命,王云蓬一家人都要被杀。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王云蓬这才不得已给日本人当了走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狐假虎威,做出伤害父老乡亲利益的损事,而是一直对大家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村里人对他并没有太大的怨言。 马宗英知道自己这个大侄子也是被逼无奈,她相信王云蓬是个好人,而且他在日本人手底下做事,比谁都更容易接触到像子弹这样的军事武器。 于是马宗英计上心来,她自掏腰包去街上买了几瓶好酒和几包熟食,亲自登门拜访了王云蓬的家门。 王云蓬一看是自己的大婶子来窜门,连忙请她坐下,并询问她前来探望的目的。马宗英此时正在深思熟虑,到底要不要告诉这个大侄子自己想要请他帮忙弄到子弹的目的。要是这小子突然反水可就完了。 于是她并没有开门见山,而是顾左右而言他的和王云蓬唠起了家常,马宗英有意无意的问王云蓬在日本人手下做事是什么滋味,王云蓬见四下无人,直接打开了话匣子。 他在自己的婶子面前不必再装模作样,而是直接大吐苦水,先是痛骂日本人逼他当走狗一事,又骂日本人对百姓残暴无比,简直禽兽不如。马宗英一听就明白了王云蓬内心也是十分痛恨日本人的。 于是她巧妙的说,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能够帮助共产党给小日本当头一棒,你愿不愿意干?王云蓬斩钉截铁的说,干!我肯定干! 马宗英这才说出这次登门的真实目的,就是要王云蓬帮她弄300发子弹交给共产党人。王云蓬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婶子还有这一重身份。 王云蓬想了想,很快答应下来,他知道领导魏洪展才是真正有本事弄到这些东西的人,而那个魏洪展恰好又是个贪财如命的人,只要给他钱,没什么是他办不成的。 于是王云蓬拿着钱财和美酒前去探望魏洪展,王云蓬先是用酒灌醉魏洪展,趁他头脑不清醒的时候,称在日本人手下办事,手中总要拿点枪支弹药装装样子,于是顺利用钱从他哪里买到了300发子弹。 最后,王云蓬拿着珍贵的子弹交给了马宗英,马宗英将这些子弹分装成小包,全部塞在自己平常放包子的蒸屉里面。 这一天,马宗英把装有子弹的蒸屉送出城去,一路上的官兵知道她是王云蓬的婶子,因此并未对她多加阻拦,就这样,马宗英成功把子弹交给了共产党人,完成了这个光荣又伟大的革命任务。
1941年,一位老妇人主动请当汉奸的侄子吃饭。突然,她神秘兮兮地说:“孩子,帮我
青史如烟啊
2025-03-31 11:46:22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