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77岁老人坚决不肯刮掉自己的大胡子,有关人员很是无奈,只能汇报

小博大史 2025-03-31 11:53:45

1955年大授衔,77岁老人坚决不肯刮掉自己的大胡子,有关人员很是无奈,只能汇报给上级,毛主席听到后,笑了笑道:“那就给他开个特例吧。”   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会成为伟人的特例呢?   他叫蒋顺发,1878年出生于河北农村。当时正值清朝末年,年幼的蒋顺发亲眼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所以年少时他就立志报国,救民于水火。   洋务运动爆发,他加入了李鸿章组建的洋务军,以为这样就能够实现自己报国的梦想,然而,加入军队还没两年,他就发现洋务军内部腐败不堪,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想象,他坚决地离开了军队,回家务农。   虽然第一次参军失败,但蒋顺发心中报国之火仍然未灭,后来袁世凯率北洋军阀推翻清政府,人人都将袁世凯视为救国英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蒋顺发。   以为看见报国之路的蒋顺发扔下了手中的锄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投奔袁世凯的道路。结果在半道上被北洋军队抓走成了壮丁。就这样,蒋顺发成了袁世凯麾下的一员。,   以为终于能大展拳脚了,可谁知梦想竟再一次破灭。没过多久,袁世凯就生出了要复辟帝制的野心。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蒋顺发最后决定加入段祺瑞麾下。   不久后,他屡立战功,从一个小小的士兵一跃成为了团长。他以为这一次自己选对了路,但现实却再一次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虽然屡立战功,官衔也越来越高,但他始终没能在段祺瑞身上看见民族复兴的希望,因此,他放弃了官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几度报国无门的蒋顺发心灰意冷,他几乎以为自己这一生终将毫无作为了,于是,他开始拜师学医,他希望能以这种方式救国。   好在他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精髓,不久后,他在村中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医馆。平日里,他会免费帮村中贫苦的农民看诊治病,他留着很长的胡子,所以当地人亲切地将他称为“大胡子大夫”。   很快,“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人的军队迅速踏入我国东北地区,日军毫无人道的侵略行为让百姓苦不堪言,这让当时已经年过50的蒋顺发愤怒不已,但是以他现在的年纪,怎么上战场?又该跟着谁打仗呢?   正当他发愁时,他的义子蒋志刚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加入八路军。蒋志刚说:“八路军纪律严明,是受人民爱戴的好军队。”   蒋顺发一腔热血瞬间被点燃,他给自己改名为蒋维平,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为国家出一份力。   随后,他卖掉了自己的医馆,将所有的钱换成物资,与义子踏上了投奔八路军的道路。   二人来到八路军驻地时,却让八路军军官犯了难,毕竟此时的蒋维平年事已高,要是跟着部队长途跋涉,他的身体一定会吃不消的,所以该不该让他加入军队呢?   正当军官犹豫之际,蒋维平却发话了,他说:“我虽然老了,但还有一身医术呢,肯定能派上用场,同志,请你收了我吧。”军官被他的诚意打动了,最终同意他加入八路军。   入伍后,蒋维平被安排到后勤医院工作,此后他兢兢业业,不到一个月他就救治了数百名伤员。可他依然想上前线拼搏,他不断向上级申请,希望能够早日上前。终于,上级亲自接待了他。   不久后他来到719团的卫生队开展伤员救治工作,但由于伤员越来越多,部队所用的药物基本耗尽,再加上当时日军封锁,寻找药物难上加难,他心生一计,那就是用中药代替西药。   他亲自上山采药,解决了药物匮乏的问题。一次次的战役中,蒋维平总是能够对伤员及时进行救治,他不眠不休,将一条条生命从鬼门关里拉出来。   1946年,蒋介石发起进攻,国民党妄图抢夺人民抗日的果实。蒋维平十分愤怒,他再次提出上前线申请。这次,上级终于批准了,他的前线愿望终于实现了。   战场上,年逾七旬的蒋维平利用他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伤员,为击退国民党立下汗马功劳。   1955年9月27日,授衔仪式开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授衔,对解放军战士来说是一项莫大的荣誉。在授衔之前战士必须要刮掉胡须,用最佳的精神状态接受这项荣誉。   但蒋维平坚决不肯刮掉自己的胡须,他认为胡须是陪伴他作战的“战友”,没办法,有关人员只能将情况汇报给上级。   这件事传到了毛主席耳中,主席笑了笑,说道:“那就给他开个特例吧。”随后就有了授衔仪式那一幕:一位长着白花花的大胡子老人,神采奕奕地被授予“开国中校”。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