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不是无险可守,而是要守的地方太多了! 有人说洛阳无险可守,其实不对,洛阳四面

钦明评历史 2025-03-31 12:34:47

洛阳不是无险可守,而是要守的地方太多了! 有人说洛阳无险可守,其实不对,洛阳四面山河拱卫,是典型的有险可守,之所以很多认为洛阳无险可守,是因为洛阳地处中央,要守的地方太多了。 敌人从山西来,要守黄河、邙山,尤其是孟津,比如尔朱荣、石敬瑭。 敌人从河北、山东来,要守虎牢关,比如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敌人从西边来,要守函谷关,比如李世民讨伐王世充。 敌人从江淮来,要守嵩山伊阙,比如唐朝四镇之乱,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由今天平顶山一带威逼洛阳。 这些关隘其实都易守难攻,但问题是要守的太多了,兵力必然分散,而且你不知道敌人会从哪个方向打过来,或者从好几个方向同时打过来。 这就是洛阳位居天下之中的无奈,你处在这个位置,就注定要面对四方来敌,地势再险要也改不变不了。

0 阅读:110

评论列表

仲景门人

仲景门人

4
2025-04-09 22:10

并不是需要守的地方太多,洛阳自古以来就易守难攻,易守难攻就不存在需要守的地方太多之说。 不论历史记载还是实地的地理考察,洛阳本就是四面环山,这样的地势天然就属于易守难攻,之所以会有人说洛阳无险可守,是因为前些年的网文时期一些人故意将洛阳和西安置于截然相反的概念归纳——这属于他们民科自己臆造和发明“说法”,比如:西安在西、洛阳就在东,而西安既然是四面环山、那么对于洛阳按他们自己的主观逻辑就想当然是无险可守。民科的“说法”固然荒诞,然而这种编造的说法,却长期在网络横行,绝大多数读者也不查历史文献的实证,而跟着人云亦云,这就造成了今天互联网错误说法的流行。——不过,假的终究还是假的,洛阳山河拱戴、易守难攻,这是自古以来的事实和古人共同认知,而部分民科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在网络所散布的洛阳一马平川、洛阳四面透风的“说法”,终将在历史和事实面前逐步黯然失色。

猜你喜欢

钦明评历史

钦明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