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不要集中在北京!” 1969年新中国国庆后,毛主席在会议上做出了这样的指示后,毛主席、朱德等领导人相继撤往了全国各地,世界各国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一切还要从苏联对外的外交态度说起。 苏联一切外交可以简单总结为一句话——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苏联不止一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与与之统一战线的国家让渡本国利益供苏联发展。 1947年,苏军对我国黑龙江珍珠岛主权态度暧昧不清。 为此,我国开始派遣大量兵力开始在珍珠岛巡视,苏联却也紧随其后派遣苏联红军登上珍珠岛。 可见苏联觊觎中国的领土已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些种种也为中苏关系后来的恶化埋下了伏笔。 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发生在六十年代后期。那时的中国已经在第三世界取得了不小外交成绩,初步打破了美苏争霸带来的困局。 同时期的苏联却多次向中国施压。最终,苏联威胁无果,中国还是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苏联干脆撤走了在中国的一切援助。 在苏联的强硬逼迫下,中国在某些时刻已经开始离苏联越来越远。 饶是如此,苏联依旧不肯放过中国。 不久后,在美国的某个小报上突然刊登了一则轰动世界的新闻,只见上边写道《苏联欲对中国发起外科手术式核打击》,除了这醒目的标题以外,在文章中更是说的如同真的一般。 但实际上,这之前苏联确实有这样的打算,甚至为了能顺利还找上了美国,却没想到美国却反手就将自己卖了。 当时听到苏联如此反应的诸多西方国家都是震惊且反对的心理,毕竟冷战格局形成以来,除了局部的热战,大部分地区都是排斥战争的爆发的。 世界人民已经再不能接受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了。而若苏联执意要对中国实施核打击,那势必又要引起新一轮的世界大战。 此时我国北部百万大军陈列,而这一则消息的出现让所有人的心都如同压了一块重重的石头。 而除此之外,还有人想起了早先一向和苏联交好的捷克斯洛伐克希望能够在和苏联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自身,所以对国家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 可不到几个月时间内,苏联就先后派遣50多万士兵前往捷克斯洛伐克镇压起社会运动。最终,这场政策调整无疾而终。 虽说当时的很领导人都不认为苏联会真的对中国实施核打击,但为了以防万一,毛主席还是组织全党上下进行了周密部署。 “领导人不要全部聚集在北京”就是当时的重要部署之一。毛主席认为,如果苏联真的不按套路出牌,对中国实施了核打击,首都北京势必是重灾区之一。 因此,将聚集在北京的领导人分散开来,是降低风险的重中之重。 在毛主席的部署下,1969年,除了周总理在内的部分领导人还留在北京办公以外,很多中央重要领导人都开始向全国各地迁移。 其实我国应对苏联的政策并非只有一味的消极防御,同时期,我国积极和苏联展开谈判,主动化解两国可能存在的政治误解。不仅如此,军事大后方的人民也开始积极修筑地下防御事宜。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的中国已经在各方面做好了应对苏联的措施。万幸的是,这一切最终没有发生, 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免除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可见无论是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新中国建立后,苏联对中国的态度都是几近打压,我国要谋求自身的发展,也只能告别这段不对等的外交关系。
“领导人不要集中在北京!” 1969年新中国国庆后,毛主席在会议上做出了这样的指
鉴史忆往呀
2025-03-31 13:59:46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