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去世后,萧劲光写文章纪念,被要求删掉一段内容

历史客栈 2025-03-31 16:01:06

粟裕将军去世后,萧劲光给他写了一篇纪念文章,但是,在发表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说其中的一段内容不能发表,要删掉。

什么内容呢?就是粟裕在1958年遭到批判的事。

在1958年,粟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遭到了错误批判,被撤销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毛主席对这件事也很关心,就特地把萧劲光叫去,问问他对粟裕的看法。

萧劲光曾经和粟裕做过搭档,对他还是很了解的,就对毛主席说:“粟裕同志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好人。”

正是这句话,让粟裕没有受到更大的批判,后来被调去军事科学院当副院长。

萧劲光在文章中提到的就是上面这个故事,但是,报社的领导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说粟裕将军还没有得到平反,不能刊登这样的故事,请删掉后再发表。

其实,这个报社领导说的也没毛病,虽然大家都知道粟裕是冤枉的,但既然中央已经作出了决定,现在又没有平反,按照规定就不能公开说他是冤枉的。

关于粟裕为什么没有得到平反,一直都是一个谜,他在生前曾经找过叶剑英和聂荣臻两位元帅,请两人帮忙平反,叶帅表示同意,聂帅也说,只要总政治部的报告送过来,自己就会签字。

但是,总政治部的报告却一直都没有送过来,被卡在了总政治部那里。

当时,总政治部主任是韦国清,他虽然和粟裕有点矛盾,但也算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不至于公报私仇,而且,像粟裕这个级别的人平反,还轮不到韦国清来阻挠,所以,到底是谁在从中作梗,一直都是一个谜。

总之,粟裕直到1984年去世,都没能得到平反,自然也就不能在报纸上公开说他是冤枉的了。

直到粟裕去世10年后,也就是1994年,两位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刘华清联合署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粟裕同志当时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又一次表现了坚强党性和高风亮节。”

到这个时候,粟裕将军才算是沉冤得雪,可以瞑目了。

0 阅读:72
历史客栈

历史客栈

《旧闻新知》主编,《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