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2年,严嵩倒台,徐阶成为首辅。临别时,徐阶赶忙跪下,哭着感激严嵩曾经的提拔之恩。可事后,徐阶的儿子却说:“当年他欺负您,如今不该放过他。”徐阶大怒:“畜生,若无严嵩,便无我今日!” 徐阶表面上是在骂自己的儿子,其实他知道周围布满了探子,这话实际上是说给严嵩听的。因为这时候他才刚成为首辅,势力远远不如严嵩,害怕遭到他的报复,更怕儿子惨遭毒手。 徐阶自小就有过人之处,徐家人都相信他是个有出息的。 1504年,刚刚满岁的徐阶突然失踪,父亲派出了很多侍从去寻找,都不见踪影,心里非常担心。 最后还是奶娘在废旧院子里的枯井中找到了他,徐阶被救出来之后,一直昏睡不醒,父亲着急地请来的许多大夫,都看不出来是什么症状。 这时,一个游方的道士路过,敲门进来讨了碗水喝,临走时告诉徐父:“这孩子只是睡着了而已,三日后自会苏醒,不必过分担心。他将来可是有大才之人啊!” 徐父听了很高兴,三天后徐阶果然醒了过来,浑身充满了活力,没有丝毫的损伤。徐父再想起那道士的话来,更是喜欢这个孩子了。 五岁那年,父亲带着小小的徐阶出远门拜访好友,顺便让他长长见识。没想到走到括苍山比较险峻的一段路时,徐阶脚下一滑,松开了父亲的手,摔下了高高的山岭。 徐父赶紧四处寻找,来到山脚下时,只看到一条破碎的衣服布料,还以为他被山中野兽吃了去,心中正悲伤时,徐阶的声音从头上传了过来:“父亲,我在这里。” 原来半途中有一棵歪脖子树,徐阶摔下来的时候,衣服正好挂到了上面,最后只被划掉了一些布料,背上留下了红痕,性命没有大碍。 经此一事,徐父更是认为徐阶身负气运,和普通人不一样,将来必定成大才,于是花了很大心思来培养他。小小年纪的徐阶就精通经书,做出来的文章让先生很是惊叹。 1523年,20岁的徐阶在父亲推荐下,来到京城赶考,最后在殿试中表现出色,被皇帝指为了探花郎,当真是光宗耀祖。 后来历经官场沉浮,徐阶的官职接连晋升,坐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嘉靖帝当着众多大臣的面,夸他做事踏实,是自己的得力助手,这就引起了严嵩的注意。 当时严嵩权力极高,可以算的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看中了徐阶的才能,想要拉拢徐阶成为自己的党羽,为他效力。 但是徐阶却拒绝了,暗地里对同僚说了严嵩的坏话,认为他是奸臣当道,不值得尊敬。 这话不知道怎么的传到了严嵩的耳中,他最听不得这种话,因此对徐阶很是记恨。 之后严嵩处处下绊子,经常指挥言官弹劾徐阶的错处,甚至在嘉靖帝跟前打小报告,一度让徐阶陷入了危机当中。 后来严嵩的孙子看中了徐阶的孙女,在严嵩的支持下,严徐两家结为了姻亲。此时徐阶已经与他对抗了十多年,知道自己斗不过严嵩,于是趁着这份关系伏低做小。 严嵩果然很受用,不在小事上特意为难他。此后,徐阶似乎找到了升官的捷径,处处微小谨慎,表面上与谁都和和气气,实际上他是在等待报复的机会。 1562年,邹应龙收集到了严嵩之子严世蕃贪污受贿、专权结党的证据,随后在徐阶的支持下,来到嘉靖帝面前告发。之后严嵩倒台,徐阶取代他成为了首辅。 此时徐阶并没有得意忘形,因为他知道严嵩为官多年,积累下来的势力范围很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逼急了严嵩反扑,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所以在严嵩离开时,徐阶表现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甚至跪了下来,哭着感激严嵩曾经的提拔之恩。严嵩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徐阶将自己从这件事情中摘了出来。 没想到儿子是个笨的,还傻乎乎地问他:“父亲,严嵩当年没少打压你,如今你取代了他的位置,为什么要放过他?” 徐阶愤怒地骂了儿子一顿:“畜生,你怎么敢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果不是严嵩的提拔,如今这个首辅的位置又怎么能够落到我头上,我们要感激他的恩德啊。” 这话传到了严嵩耳中,他信以为真,放松了警惕。而严世蕃更是肆意妄为,又被抓住了把柄,最后引起皇帝震怒,严家被抄了家,还被贬为了平民。 1567年,87岁的严嵩病死了,留下一片“奸臣”的骂声。徐阶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在政事上大展拳脚。后来年纪大了就辞官归乡,安度晚年。
1562年,严嵩倒台,徐阶成为首辅。临别时,徐阶赶忙跪下,哭着感激严嵩曾经的提拔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3-31 16:25:47
0
阅读:218
空谷夜雨声
写小说去啊写什么史,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