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人到了晚年,要想幸福无忧,弘一法师临终的告诫引人深思!

观今言史书 2025-03-31 17:37:09

你知道吗,人到了晚年,要想幸福无忧,弘一法师临终的告诫引人深思!他说:“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不用戒烟戒酒,请牢记 3 句话。” 或许有人会觉得人老了不运动、不注意健康生活方式不太对,可弘一法师的话却有其深意。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他的一生堪称传奇。林语堂曾夸他:“李叔同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一,也是最特别、最与世无争的一个人。” 他前半生的生活绚烂多彩,见过最艳丽的花,品过最浓烈的酒,登过最高耸的山峰,也赏过最辽阔的风景。在事业顺风顺水之时,他却毅然决然地放弃荣华富贵,皈依佛教律宗,成为了严格守戒的弘一法师,金庸称他是 “传奇的转身者”,丰子恺说他 “认真到可怕”。 1942 年秋天,弘一法师写下 “悲欣交集,见观自在” 这八个字后圆寂,这简短的八个字仿佛蕴含了他 62 年的人生。人虽已离去,但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和处世道理。 那这三句话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句,不要拿别人做的坏事来折磨自己。弘一法师曾讲:“老是揪着别人干的坏事不放,自己的心便会痛苦不堪;只有放下别人的过错,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解脱。你伤心难过,扰乱的是自己的心境;你着急上火,破坏的是自己内心的那份宁静。” 有人可能会觉得,不追究别人的过错是不是太软弱了,其实不然。人生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时而顺风顺水,时而陷入急流漩涡。人性复杂难懂,独自发愁无济于事,不如看开些。人生的过客匆匆,太较真最终受伤的是自己。 第二句,得懂得藏拙的智慧,别太爱显摆。那些张扬、爱出风头的人,往往容易给自己招来祸端。人无需将自己的聪慧尽数显露,有才华也不必总是炫耀。低调做人做事,能为自己省去许多麻烦。真正聪慧的人知晓装傻的益处。比如人到晚年,常聚在一起聊天,若总炫耀自家情况和经济条件,易招来他人惦记,可能会被要求帮忙办事、借钱等,还会连累家人。把锋芒隐藏起来,他人便难以对你造成威胁;把智慧隐匿起来,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有人觉得适当展示自己没什么不好,可过度显摆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句,别太执着于得到和失去,也别为生死之事哀伤。我们皆为世间过客,人生的得失、悲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心里若无繁杂之事,每日皆是美好时光。我们总会遭遇忧愁和困难,放下心中的烦闷,才能发现更多机遇。要锻炼遇事不慌的能力,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如此方能活得自在。 弘一法师在 1942 年初,身体欠佳时还写下 “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的条幅,鼓舞僧众士气。他的人生智慧被记录在《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一书中。 《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里说:“人这一辈子也就三万来天,不过是借了个身体在这世上走一遭,生命并非永恒,时间一到,该老则老,该走则走,最终什么都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我们不过是时间的过客,无需太过执着,努力过了,得失不必太在意,自在随心便好。” 或许有人觉得人生还是要有所追求,不能太随意,可这种放下执念的态度,能让我们在面对得失时更从容。 这本书是弘一法师用一生悟出的人生道理,话语朴实接地气,读来温暖人心,能给人安慰。我尤其喜爱书中这句话:“人最强大的时候,不是一味坚持之时,而是能够放下的那一刻。老是执着于一件事,就会被其束缚,放下了,内心便会自由。” 弘一大师的《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揭示了人生真谛,人学会放下,才能重新开始,以平和心态迎接新生活,收获更多幸福。人生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场,处于迷茫焦虑中的人,真的值得一读。即便我们无法像他一样舍弃尘世,若能放下执念,在得失间恰当取舍,也是一种收获。

0 阅读:0
观今言史书

观今言史书

纷纷扰扰是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