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连长刘玉明转业离队,经过汽车站时,遇到了衣衫褴褛的女乞丐。他视而不见

文山聊武器 2025-03-31 19:03:25

1950年,连长刘玉明转业离队,经过汽车站时,遇到了衣衫褴褛的女乞丐。他视而不见地继续往前走。然而,在他登上汽车的那一刹那,他却忍不住回头望去,竟然看见那位女乞丐正拼命地追赶着车子。猛然之间,刘玉明恍悟过来,立刻跳下汽车,紧紧抱住那位妇人泪如雨下。那位女乞丐,赫然正是他的妻子——梁怀玉。 1950年的中国,刚从战乱中喘过气来,国家一片重建的景象。刘玉明是那个年代的普通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过不少硬仗。作为连长,他带兵有方,战友们都服他,可战争结束后,他选择了转业回家。那时候,转业不是啥稀奇事,很多军人像他一样,脱下军装,回乡务农或者找点别的活计。国家鼓励复员军人参与建设,他心里也想着回家看看父母,过点安稳日子。 汽车站是他回家的必经之地。那年头交通不便,长途汽车是主要的出行工具,站里人挤人,乱哄哄的很正常。刘玉明扛着行李,风尘仆仆,脑子里全是回家的念头。他不是那种多愁善感的人,多年军旅生涯让他习惯了果断,遇到啥事都先往前走再说。 在汽车站,他瞥见那个女乞丐时,其实没太在意。那年头,乞丐不算少,战争把很多人弄得家破人亡,流落街头讨生活。他见多了苦命人,心里虽然有点感慨,但脚步没停。毕竟,他自己的日子也不宽裕,家里还有老母亲等着他回去撑门面。他想着赶紧上车,别耽误工夫。 可人就是这样,有时候直觉比脑子快。他上了车,车子刚启动,他也不知道为啥就回头看了一眼。这一看不得了,那个女乞丐竟然在追车。那身影瘦弱得像一阵风就能吹倒,却拼了命地跑,像是豁出一切要把车拦下来。刘玉明心里猛地一紧,说不上是啥感觉,就是觉得不对劲。他没多想,喊了一声停车,跳下去就往回跑。 跑到近前,他一把抱住那妇人,仔细一看,眼泪就下来了。那真是他的妻子梁怀玉!这事说起来像天方夜谭,可在那个乱世,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梁怀玉怎么会变成这样?得从战争说起。 刘玉明和梁怀玉是1940年结的婚,那时候他刚参军,她在家务农。两人感情挺好,可没过几年,日本鬼子打过来,村子被占,梁怀玉跟乡亲们逃难,后来跟家里断了联系。刘玉明在前线打仗,根本顾不上找她,只能盼着仗打完了能团聚。可战争一拖就是好几年,消息全无,他一度以为她没了。 梁怀玉这边也不容易。她逃难时跟大部队走散,靠给人做工、捡破烂活下来。后来解放战争又起,她辗转流落到了外地,断了回家的路。日子越过越苦,她生过一场大病,身体垮了,没法干重活,只能沿街乞讨。她没放弃过找刘玉明,可那时候通信落后,她一个女人,又没文化,上哪去找? 那天在汽车站,她其实没认出刘玉明。她追车是因为听说那趟车要去她老家那边,心想搭不上车就没机会了。她也不知道车上坐着她日思夜想的男人。刘玉明回头那一瞬,可能是冥冥中的缘分,也可能是多年夫妻的那点默契。总之,他认出了她,哪怕她模样变了,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他还是从眼神里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两人抱在一起哭了好一阵,旁人都看傻了眼。刘玉明后来回忆,说那一刻他脑子一片空白,只觉得老天爷总算没亏待他。梁怀玉也哽咽着说,她从没想过还能活着见到他。这场重逢,太突然,太戏剧化,可又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苦涩和真实。 重逢之后,刘玉明带着梁怀玉回了家。家里老母亲还在,看到儿媳回来,高兴得直抹泪。日子虽然苦,他们一家人总算团聚了。刘玉明找了份乡里的工作,梁怀玉在家养身体,慢慢恢复了些元气。两人没啥大富大贵的命,可有了彼此,日子就有了盼头。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