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日军赫赫有名的王牌飞行员藤田雄藏驾驶“天皇号”轰炸机,在湖北荆门一带执行轰炸任务时,被国军战斗机击落。 轮船缓缓驶过湖北荆门沙洋县附近的襄河,一张罕见照片上血迹斑斑的日本军官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1939年1月,一位名叫藤田雄藏的日本空军首席试飞员的尸体被摆在木板上示众,身上盖着写有他名字的白布,周围摆放着他随身携带的地图、日记和手枪。 而就在几天前,这位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的日本飞行员还驾驶着被称为"天皇号"的轰炸机在湖北上空盘旋。当时,藤田雄藏与渡边广太郎少将等共计6人组成的机组正执行对中国军队的轰炸任务。他们从日军空军基地起飞,携带着致命的炸弹,目标直指沙洋县的中国守军。 藤田雄藏并非普通飞行员。出生于日本本州岛最北端的青森县,他的体格与大多数日本飞行员截然不同—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看上去更像一位搏击手而非精细操控飞机的飞行员。然而,正是这位看似不适合驾驶飞机的大汉,凭借着超人的机械天赋和驾驶技术,在日本航空界闯出了一片天地。 1937年4月,当时39岁的藤田雄藏驾驶一架"航研机"创造了长距离飞行的世界纪录,一举成为国际航空界的风云人物。他不仅自己技艺超群,还培养了包括冢越贤尔、饭沼正明在内的多位日本王牌飞行员。在日本航空研究所期间,藤田雄藏参与了多种新型"航研机"的设计和制造,并亲自试飞这些飞机,展现出罕见的飞行天赋。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1939年1月那个命定的日子开始转向。当"天皇号"轰炸机低空掠过沙洋县上空时,驻守在此的中国第一四九师第八九三团发现了这个目标。团长当机立断,命令全团重机枪手瞄准这架低空飞行的日军轰炸机。随着一阵激烈的齐射,"天皇号"被子弹击中,开始摇摇晃晃。 即便在这危急时刻,藤田雄藏依然展现出他非凡的飞行技术。看到飞机受损,这位"艺高人胆大"的飞行员决定在地面寻找一处平坦的沙滩进行紧急迫降。凭借多年积累的飞行经验和出色的判断力,藤田雄藏成功将受损的"天皇号"轰炸机安全迫降在了襄河岸边的一处沙滩上。 从"天皇号"紧急迫降的沙滩开始,藤田雄藏和他的五名同伴开始了最后的逃亡之旅。这六名日军军官带着武器从受损的轰炸机中爬出,四下打量着这片陌生的中国土地。他们知道,中国军队很快就会追来,必须迅速离开这个区域。在急切的逃亡心理驱使下,他们做出了一个残忍的决定:抢夺当地渔民的船只。 在襄河岸边,他们发现了一位正在捕鱼的中国渔夫。不顾人道主义,这六名日军军官用武器残忍地杀害了这位无辜的渔民,抢走了他的渔船。藤田雄藏凭借曾经在航海训练中获得的经验,指挥同伴们操控渔船,顺流而下,试图逃离中国军队的搜捕范围。 起初,逃亡计划进展顺利。渔船在襄河水面上平稳地向下游漂去,藤田雄藏甚至开始与渡边广太郎少将低声交谈,讨论回到日军阵地后的计划。然而,命运之神却没有继续眷顾这位曾经的航空英雄。当渔船漂到新城附近时,驻守在该地区的第八九三团的哨兵发现了这艘可疑的渔船,立即向团部报告。 第八九三团的指挥官迅速组织了一支小分队,来到河岸边,对渔船上的人员进行喊话:"放下武器,立即投降!"面对中国军队的喊话,藤田雄藏等人非但没有放弃抵抗,反而抓起武器对岸边的中国军人开火还击。顷刻间,平静的河面上枪声大作。 八九三团指挥官见状,当即下令全面还击。数十支步枪和机枪同时对准渔船射击,子弹如雨点般落在渔船周围的水面上,激起一片片水花。在这场短暂但激烈的交火中,藤田雄藏和他的同伴们全部中弹倒下,渔船也被打得千疮百孔,最终沉入襄河水中。 战斗结束后,八九三团的指挥官下令打捞日军军官的尸体。中国士兵们用绳索和竹竿将六具尸体从河水中捞起,同时打捞出了他们随身携带的地图、日记、手枪等个人物品。按照当时的军队规定,八九三团将六名日军军官的尸体脱去军服,用白布包裹,并在白布上写下了他们的姓名和军衔,随后将尸体放在木板上进行拍照存档。 1940年6月10日,在日伪汉奸的带领下,日军找到了藤田雄藏等人的埋葬地,将他们的遗骸挖出,重新安葬。与此同时,在日本国内,《朝日新闻》刊登了藤田雄藏等人的讣告,介绍了这位曾创造世界飞行纪录的试飞员的生平事迹,并报道了日本政府为他们举行的隆重葬礼。 当这份《朝日新闻》辗转传到中国战区后,第八九三团的官兵们才意识到自己击毙的日军军官中竟有日本空军的首席试飞员藤田雄藏。这一发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特别是对第八九三团而言,击毙日军王牌飞行员的战果让他们在后续与日军的交战中更加勇猛顽强,成为打击日军嚣张气焰的一支重要力量。
1939年2月,日军赫赫有名的王牌飞行员藤田雄藏驾驶“天皇号”轰炸机,在湖北荆门
熹然说历史
2025-03-31 21:33:4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