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女子不喜欢自己的那辆车了,她就把买车的信息发出去,买255,000元,很快就有人看上了,就找了一个同事过去,和女子签了协议,并且车开走了,可第2天女子的卡竟然被冻结了,一问原因,她大吃一惊,她没想到自己摊上这样事了。 来源: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江苏齐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挂在网上的二手车竟成了洗钱工具。标价25.5万元的旧车被“买家”火速拍下,验车、签约、转账一气呵成,第二天账户却被警方冻结——这笔钱竟是电信诈骗赃款!
当日,齐女士按约定将车交给自称庞先生的验车人,收到“齐先生”账户转来的全款。48小时后她发现账户异常,银行证实25万元系涉诈资金,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41条实施冻结。更荒诞的是,中间人庞先生坦言与“齐先生”素不相识,自己只是二手车贩,全程未核实资金来源。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48条,齐女士可起诉撤销交易,但找到实际买家的概率不足10%。更残酷的是,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的类似案例,义乌已有数百商户因收受“货款”变赃款导致账户冻结,追回损失的成功率不足3成。
这场交易暴露出二手平台三大黑洞:
平台对高价异常交易无预警机制,25万转账竟未触发风控;
中间人无需验证资金来源,成洗钱链条关键环节;
受害人维权成本高企,齐女士需自证“善意取得”却无实操路径。
正如新华日报曝光的洗钱新套路,诈骗集团正将赃款伪装成二手交易款。截至发稿,涉事车辆仍下落不明,而齐女士不仅面临财产损失,还要配合警方调查洗钱嫌疑。
这起案件撕开了二手交易市场的遮羞布:当我们在平台安心交易时,是否正沦为洗钱帮凶?
啊咧
买 还是 卖 ?ABC读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