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dge!你以为是你自己做的选择?可能并不是…图1,同样是要鼓励大家把烟头丢到

郝倩欧洲 2025-03-31 23:48:01

Nudge!你以为是你自己做的选择?可能并不是…

图1,同样是要鼓励大家把烟头丢到垃圾桶。如果只是在路上标一下”不要随地乱丢烟头“,该丢的还是会丢。但如果有这么一个烟头垃圾桶,作为”投票器“,用烟头选择你更喜欢“罗纳尔多”还是“梅西”,地上就没剩几个烟头了。

图2,这就像是那个著名的栗子,男性小便池总会出现四处稀稀拉拉脏兮兮,但如果在小便池靠中心部位画一个苍蝇……四处飞溅的液体减少8成!

图3,一边是电梯,一边是楼梯,一般人会偷懒去坐电梯。可如果你在楼梯上标注“燃烧了更多的卡路里哦”,更多的人忽然有了爬楼梯的动力!

超市里肉蛋奶蔬菜水果这些必需品,永远都会在超市最不醒目的地方。要买必需品,必须要经过很多零食,花哨小商品的货架。因为商家想让你在这一过程中“冲动购买”,而不是一到超市就看到必需品,买完就走。

这就像短视频永远可以不间断播放,轻轻滑动一下就可以看下一条,不用你去选择“播放下一条”。这就是在为你做决定,让你不停的看一下,而不会有那一瞬间的迟疑——我是不是该去做点别的事了?看起来是你自己在滑动视频,有选择的权利,实际上是平台为你做选择,你不过是被控制的那一方。

这就是人性。

温习了一下一个很有趣的经济学理论,“Nudge”(助推理论)。nudge这个英文单词本身就值得玩味,不是推push,更多像是,“轻轻用胳膊肘推一下”,或者拍拍你的肩膀?要让你往这个方向走,却又不是那么明显。你觉得你还是自由的,没有被强迫,是自己做的决定。实际上,你不过是被“干预”了,在别人设计的“选择架构里做的决定。

这个理论被善意的使用,可能会引导人做出更好的决定,比如引导你运动和少吃垃圾食品;被恶意的使用,则可能是对你有害,比如让你终日被粘在短视频上无法自拔还津津乐道。

这就是“行为经济学”的精髓:传统经济学把人视作理性的人,做决定一定是考虑“成本收益”,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行为经济学则把人看作感性的,有认知偏见,还有莫名其妙的潜意识……

也就是说,人很多时候非理性,有情感,有偏见,有暗黑的小心思。。。哪怕是同一件事,只要情景发生了一丢丢的变化,就可能立刻做出不同的决定!这个决定还未必是对自己好的[允悲]

这种因为“懂你”,而预判你的判断,顺应你的人性做出的一点点改变,就像是“用胳膊肘轻推你一下”,让你彻底改变了一个小决定,甚至是大决策。

有限的理性,有限的意志力,有限的自我利益。经济学原本就是人的学科,而人是不完美的。

“助推理论(Nudge Theory)”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和著名法学家凯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在2008年合著的著作《助推》(Nudge)中提出。

0 阅读:2
郝倩欧洲

郝倩欧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