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伟大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和战法,几十年来都被奉为经典:早在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毛主席亲自指示东北野战军先攻锦州、后打长春和沈阳,这个打法为解放东北乃至全中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辽沈战役前的敌我实力对比、战场态势,跟现在的“武统”备战情况很接近:1948年东北解放军发展到百万规模,其中仅精锐的野战部队,就超过了70万人;同时期的东北国民党军卫立煌集团,只有55万余人(正规军约48万),并且被极限压缩在三座城市内:从北向南依次是长春、沈阳和锦州,敌人无论部队规模、士气还是后勤补给,都面临很大困难。 当时东野主力在哪里呢?在北满的广大地区。而长春在三个城市中最靠北,并且守城的郑洞国集团只有不到10万兵力,是三个据点中人最少的。所以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就应该是从北向南推进,依次解放长春、沈阳和锦州。东野司令员,打仗历来以稳妥著称,轻易不会冒险,所以他的思路也是这样:先打长春。但毛主席不这么看。先打长春在军事上是不难,可强攻下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加上俘虏和缴获品,我军实力将更加膨胀,而东北国军只剩四十多万人了。所以明眼人看得出来,这未必真是好事,结局恐怕只有一个:东北国军会跑!窜入关内跟傅作义集团合兵一处,给我军解放华北造成很大的麻烦。 所以伟人的策略是:东野主力沿铁路线迅速南下,包打锦州。在优先解决完锦州问题后,国军通往华北的南大门就被关死了,沈阳与长春的两坨敌人再无逃跑的可能,成为瓮中捉鳖。到时候他们死战的可能性也不大,官兵意志瓦解掉,就只剩溃散和投降了。 这个思路,太超前!敌人想不到,我们自己人也不太敢干。经过一番试探和被教育后,东野指挥核心“林罗刘”,反复了一段时间才决定执行毛主席的正确方案,并且成功打下了锦州,敌范汉杰集团近15万人遭到全歼。 毛主席看重的,不是短期内解放东北这块地盘。因为地是死的人是活的,主席是要求局部实力占优的东野,充分发挥这一点,把东北国民党军就地歼灭,不要给日后作战留下尾巴。 所以伟人的策略是:东野主力沿铁路线迅速南下,包打锦州。在优先解决完锦州问题后,国军通往华北的南大门就被关死了,沈阳与长春的两坨敌人再无逃跑的可能,成为瓮中捉鳖。到时候他们死战的可能性也不大,官兵意志瓦解掉,就只剩溃散和投降了。这个思路,太超前!敌人想不到,我们自己人也不太敢干。经过一番试探和被教育后,东野指挥核心“林罗刘”,反复了一段时间才决定执行毛主席的正确方案,并且成功打下了锦州,敌范汉杰集团近15万人遭到全歼。 这场仗一打完,东北国军彻底没戏了。正如毛主席所料,沈阳的精锐廖耀湘兵团在奔逃路上被围歼于辽西平原;长春郑洞国集团的两个军起义投诚;至于卫立煌沈阳司令部还剩下的那点部队,没消耗东野多少气力,就被消灭了,其中有一多半敌人也是投诚、投降的。
毛主席是伟大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和战法,几十年来都被奉为经典:早在1948年的
时代的漂流瓶
2025-04-01 06:25:15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