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高龄,依然能步履矫健直登峰顶?千真万确!这位神采奕奕的老爷子领着29位儿孙,共同开启了一场登山之旅。令人惊叹的是,他仅用短短九十分钟便征服山顶,全程既不需搀扶也不用拄杖!沿途游客无不驻足侧目,眼中满是钦佩。面对众人的惊叹,老爷子只是淡然一笑,道出二字真谛:心境! 【消息源自:湖北省文旅厅《2024年国庆假期旅游数据报告》、天堂寨景区管理局《特殊登山团队备案记录》、央视新闻《九旬老人带队登顶大别山》专题报道】 2024年10月2日清晨5点,天堂寨景区停车场亮起一串车灯。65岁的余建国正挨个检查六辆改装过的越野车轮胎,车身上"余氏家族登山队"的贴纸还带着打印机的温度。"爸,您真不用那台全地形轮椅?"他第三次向父亲确认,老爷子正把印着"1954年水利建设先进个人"的搪瓷缸绑在背包上,"当年扛着炸药包上山都没用轮椅,现在更用不着!" 这个由32人组成的特殊登山队正在做最后准备。最年长的余老爷子穿着儿子从军品店淘来的老式工装裤,最小的曾孙女兜里塞满儿童能量棒。38岁的外孙女余婷举着喇叭强调注意事项:"记住咱们的分段护航方案,大伯带先锋组开路,我们中生代负责中间策应,表哥你们年轻人垫后。"她看了眼手机上的海拔图,"特别是经过鹰嘴崖那段,一定要盯紧奶奶的登山杖。" 海拔1729米的天堂寨主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50年前,余老爷子曾在这里参与修建防洪水库,每天要在羊肠小道上往返四趟。如今景区虽修建了石阶,但最后800米的坡度仍达到65度,相当于连续爬40层楼梯。老爷子执意要来的消息传开后,连景区医务室都多备了两台便携式制氧机。 "奶奶您慢点!"7点30分,登山杖叩击石阶的声音打破了山间宁静。原本计划坐轮椅的老夫人突然在第一个休息平台站了起来,她的护膝里其实藏着全家人不知道的秘密——连续三个月每天在小区爬18层楼训练。"老头子能走的路,我差哪了?"她甩开搀扶的手,花岗岩护栏上倒映出她倔强的身影。3岁的小曾孙学着太奶奶的样子,把酸奶瓶当成登山杖,逗得巡山员差点笑岔气。 真正的考验出现在海拔1200米的鹰嘴崖。山风把安全绳吹得像琴弦般嗡嗡作响,老爷子却在这时叫停了队伍。他指着崖壁上一处模糊的刻痕:"看,这是当年我们施工队的标高记号。"布满老年斑的手指抚过风化严重的岩壁,忽然转向曾孙辈的孩子们,"知道为什么选今天登山吗?五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就是用绳索吊在这里打炮眼。"队伍里00后们举着的自拍杆,不知不觉都放了下来。 距顶峰300米处,老爷子拒绝了儿子递来的专业登山杖。"当年我们测量队,就靠这个。"他从背包里抽出那根磨得发亮的竹竿——那是1954年水库竣工时老战友送的纪念品。竹竿点地的节奏逐渐和身后四代人的脚步声重合,3岁的小娃娃数着"1、2、3"的稚嫩嗓音,混着93岁老人哼唱的《打夯歌》,惊飞了岩缝里的山雀。 9点30分,主峰观景台上展开的20米横幅惊动了所有游客。"余氏家族四代同登顶"的毛笔字墨迹未干,老爷子却悄悄退到人群后面。他蹲在测量纪念碑前,从搪瓷缸里倒出半杯白酒,"老伙计们,我带孩子们来看咱们修的水库了。"山下,当年他们亲手参与建设的水库在阳光下泛着粼光,像一块嵌在大别山里的蓝宝石。 下山的缆车上,老夫人突然发现老爷子的裤腿沾着血渍。"没事,就是过箭竹林被划了几下。"老爷子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却偷偷把擦破的手掌藏进兜里。余婷正在家族群里统计全程数据:93岁的主心骨全程未用辅助设备,90岁的老夫人自主行走距离达4.2公里,3岁小不点创下该年龄段登顶纪录。景区的监控室里,工作人员反复回放着一个画面:在近乎垂直的好汉坡上,银发老人弯腰给曾孙系鞋带的背影,恰好遮住了悬崖的惊险。 国庆假期结束后,景区入口多了块电子屏,滚动播放着这个特殊登山队的纪实影像。余老爷子装裱起来的登顶证书旁,如今摆着曾孙女用蜡笔画的"全家登山图",歪歪扭扭的线条里,最高处那个拄竹竿的小人儿,头上还特意画了个金色光圈。
台媒爆料称,大S母亲近日通过友人隔空向汪小菲喊话,要求其放弃台北市信义区某艺术馆
【40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