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廖耀湘带领部队逃到栖霞寺避难。躲在寺院里的难民要把廖耀湘一行人轰出去,此时,人群中站出来一个人,说:“进来吧。”
这人名叫寂然法师,出生在江苏东台,由于家境贫寒,12岁那年便出家。
后来,寂然法师来到了栖霞寺,主持寺内寺外所有事物,他严于律己,讲究操守,在僧人中建立了很强的威信。
日军进攻南京后,无数人逃离南京,只为求得一个安稳的避难场所。这个时候,他们把希望放到了远离南京市区的栖霞古寺上。
当时,栖霞寺有不少僧人已逃离南京,身边的弟子也劝寂然法师离开南京,但寂然法师却坚持留守,他说:只要寺庙在,人就在。
寂然法师打开栖霞寺的大门,收留了两万多名难民,而当时栖霞寺只有不到十名僧人,仅靠寺庙里仅有的粮食来维持两万多人的口粮,难度可想而知。
寂然法师和其他僧人一起把寺里的粮食都拿出来,解决难民吃饭问题。原先每位僧人一日吃三餐,后来寂然法师倡议,为了救济更多的难民,改为一日两餐。
即使身处寺院,也不意味着一定就安全。
日军时常到寺院进行骚扰,肆意抢夺、杀戮。
一次,数名日军强闯殿内大堂,企图想再次抢劫财物,愤怒的难民们要和日军拼命,寂然法师出面阻止了难民们的行为,避免了更多的流血。
但愤怒的寂然法师用笔记录下日军的罪行,并翻译成英文,将这份记录转交拉贝先生手中,成为揭露日军在南京犯下罪行的又一铁证。
抗日将领廖耀湘部队,在南京保卫战中被日军打散,日军开始全城搜捕廖耀湘及其部队。
当廖耀湘一行人来到栖霞寺请求避难时候,难民们惊恐他们是军人,害怕收留他们,一旦被日本兵发现,全寺避难人的性命都难保。
于是,不允许他们进入寺庙内。
此时,寂然法师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对廖耀湘说到:“你们进来吧。”
在寂然法师眼里,拯救苍生是自己的使命。他将廖耀湘等人藏在寺院里,不让他们出来,每天还亲自给他们送饭。
后来,寂然法师用小船,悄悄把廖耀湘等人送出了南京城。
为了防止日军再次来捣乱,寂然法师安排懂日语的月基弟子,与驻扎在栖霞寺附近的日军将领,进行交涉。
日军将领见月基会讲一口流利的日语,认为月基是在日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承诺今后不会再来骚扰栖霞寺。
寂然法师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菩萨心肠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为寺院里的难民生计所奔走,在寺院粮食耗尽的情况下,安排月基弟子冒死下山去筹备粮食,自己则日夜守护着寺院里的难民。
南京局势稳定后,两万多避难平民陆续离开了栖霞寺,寂然法师才关闭栖霞寺避难所。
此时寂然法师积劳成疾倒下了,圆寂时年仅41岁。
寂然法师他凭借一己之力守护了栖霞寺内近两万名民众的安危,救苍生于水火。
这是佛门的慈悲,也是全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寂然法师也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