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8年,朱元璋回乡祭祖,路过寺庙进去烧香。他突然问方丈:“朕需要跪吗?”众人顿时鸦雀无声,冷汗直流,谁敢让皇帝跪下?这时方丈上前一步,说了八个字,顿时让朱元璋乐开了花,立即喊道:“重赏。” 全寺庙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纷纷用宽大的袖筒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朱元璋为何要这么为难寺庙呢? 这与朱元璋年年的经历有关。朱元璋出生在元朝,家里穷得叮当响,当时朝廷腐败,官员又层层压榨百姓,搞得人人自危,百姓流离失所,尸殍遍野。 朱元璋在父母和大哥都撒手人寰后,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他去皇觉寺落发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和尚。 但是,和尚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当时因为他年龄小,他又是新来的,所以,寺里的脏活累活都由他来干。 朱元璋也不介意,有口饭吃,不饿死不流落街头就行了,哪里还敢有更多的要求。 他任劳任怨,把自己份内的工作都做得很好,甚至有些老资格些的和尚见他年纪小,有意欺负他让他干些分外的活,他也都一一照做。 虽然,也会时不时被一些老和尚斥责,但是,他还是都忍受了下来,继续做着烧饭洗衣、打扫砍柴的活。 然而,天不遂人愿,那个年岁本来官员的压榨就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再遇上灾荒地里颗粒无收,官员收不上粮食又打人砸东西,搜房子,不管农民死活。 寺庙的里的和尚渐渐开始吃不上饭了,方丈为了让寺里的和尚能够活命只能让他们都离开寺庙,走遍天下去化缘,走出寺庙能不能吃饱饭就靠自己了。 朱元璋就这样开始了“讨饭”的生活,他一路走一路感受着百姓们的凄苦和悲惨遭遇。 他心怀慈悲,为他们念经,想要为他们解除一些痛苦,但是,似乎没什么用。 他讨饭流浪的这三年里,为自己也为百姓日夜念了三年经,希望佛祖能够看到自己这么虔诚的份上,让他也让百姓们可以少受些苦难。 但是,佛祖似乎都没有看到他的期待一般,从没有伸出手救他们出火海的意思。 朱元璋绝望了,从此他不再相信佛祖,而是听了儿时玩伴汤和的建议,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后来得到到郭子兴赏识,于是,把养女嫁给了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做了红巾军头目,开始了他的称帝之路。 当了皇帝后的朱元璋,利用手中的职权给百姓谋福利,给农民减赋税,修水利,让农民耕者有其田。 社会很快得到了安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的杀名那也是名震天下的。 特别是晚年的时候,杀一个功臣,牵连者少则几百上千,多则十几万。 所以,在朱元璋晚年衣锦还乡,在去祭拜朱家祖宗时,路过他早年当过八年和尚的皇觉寺时,想起了那段日子,各种心绪涌上心头。 于是,他下令进寺庙烧香,估计也有种回去报仇的心理。 进去后他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老面孔,这些人都对他毕恭毕敬,不再有以前他做和尚时候的趾高气扬。 在宦官帮着他烧了香后,朱元璋有意为难这个老方丈,于是,他问道:“朕需要跪吗?” 听到这个问话,在场所有人都开始紧张了起来,因为按照佛的理念一般都是不管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众生平等”。 但是,以朱元璋的杀心之重,估计这句话一出,大家脑袋就得全部搬家,寺庙也不必存在了。 于是,大家都紧张地看向方丈,看他如何回答。方丈此时同样紧张,为了不激怒朱元璋,他先是恭敬地说:“陛下无需跪拜!” 众人松了一口气,在偷偷看了一眼朱元璋时,见他还是黑着脸,对这个回答似乎并不满意。 “为何!”朱元璋继续紧逼。 众人刚放下的心又再次提了起来,冷汗冒得更甚,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还是不能让皇帝满意的话,明年的今天就是他们的祭日。 所以,大家都看着方仗,希望他能够急中生智,回答出让皇帝高兴的答案来。 方丈其实心里也紧张得要命,如果自己不能让皇帝满意,那么,自己就是间接的杀人凶手啊,他表面尽量保持淡定,不疾不徐地回答道: “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哈哈哈哈……重赏!”朱元璋乐开了花。 众人也都松了口气,知道方丈将皇上比做现在佛,其实,也是避开朱元璋的杀伐不谈,重在颂扬他对天下百姓做出的贡献,对百姓来说,他可不就是现在佛? 朱元璋自然高兴万分,不但不再对寺庙心存芥蒂,更是赏赐寺庙大量钱财。
1729年,52岁的雍正召13岁马氏侍寝。是夜,马氏被送到了龙榻之上,雍正侧躺着
【4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