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杜月笙带着人碰瓷,叫朱如山交出钱财。没想到,朱如山交出了双倍价钱。杜月笙立刻变了脸,邀请朱如山去吃茶,结果朱如山却说:“你在这里等我一个小时。”
此时,杜月笙还不是名震上海滩的青帮大佬,他只是个十六铺这里的小混混,有时仗着人多,以碰瓷的手段,赚点小钱。
这天,朱如山开车路过,突然“撞到”一个老人。
他刚下车,杜月笙就带着人从不远处过来了,大有一副“你摊上事了”的作派。
杜月笙开口说道:“你看是带老人家去看病,还是拿点钱出来呢?”
朱如山是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安排好了的,索性痛快说道:“要多少钱?”
杜月笙愣住了,碰瓷多次,头一次碰见这么主动要给钱的,他不假思索回答道:“本来平日里,怎么都要给十块钱的,看在你这么痛快的份上,你就看着给吧。”
闻言,朱如山从身上拿出钱,解释道:“我给你二十块钱,这事就到这里了。”
杜月笙再次愣住,他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有钱人,毫不眨眼就能拿出二十块钱。
此时,杜月笙想也不想,拦住朱如山:“你先别走,我请你喝茶,去不去?”
这下,轮到朱如山愣住:怎么碰瓷还要请喝茶呢?
不过,朱如山没有拒绝,只是说道:“我还有点事,你就在这里等我一个小时,我回来找你。”
说完,开车走了。
杜月笙把二十块钱先分给了兄弟们,又自己在原地等候。一个小时后,朱如山果然回来,他把杜月笙带去了一家咖啡馆。
咖啡馆装饰考究,杜月笙进来后,服务员明显一脸瞧不上。只有朱如山毫不在意,与杜月笙相对而坐。
期间,杜月笙坦言:“那二十块钱,我已经分给兄弟们了,但您放心,我日后一定会还您的。”
朱如山大手一挥,笑着说道:“那倒不必,不过你也别继续做这样的事了,需要用钱跟我说。”
二人从咖啡馆离开后,杜月笙特意去调查朱如山的身份,没想到他不是一般的有钱人。
朱如山的曾祖父,是李鸿章的心腹大将,而他的祖父是后来裕源纱厂的老总,也是上海滩数一数二的富豪。
到了朱如山父亲这一代,家业比从前还要有规模,怪不得朱如山不拿二十块钱当回事呢。
杜月笙赚到钱后,也第一时间还给了朱如山。虽然他没有收,不过杜月笙请他去了趟青楼,倒也是把钱抵过去了。
这二人,也是从此时结下了缘分。
后来已经是青帮大佬的杜月笙,急需用钱周转时,朱如山倾力相助;朱家陷入危关时,杜月笙也没有冷眼旁观。
尤其是,在杜月笙声名鹊起时,律师秦连奎的名字频频被提起,他帮助杜月笙解决了不少麻烦,其实这段缘分也和朱如山有关。
杜月笙发迹后,朱如山和秦连奎曾去他的赌场,结果秦连奎输得一塌糊涂。
这件事,被杜月笙得知,他告诉朱如山:“这钱,你还给他吧,记得要以体面的方式,毕竟他是个读书人。”
后来的秦连奎,为杜月笙卖命半生,并与杜月笙以兄弟相称。
从小混混到青帮大佬,各个阶层,各个圈子,都有朋友,杜月笙的逆袭之路里,藏着为人处世的智慧。
初见朱如山这样的富豪,他抓住机会相识,却没有一味地恭维,凭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富豪,也无形中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
再见秦连奎这样的读书人,他没有在乎那些钱,反而给足体面,真心相待,最后换来了最强法律援助。
《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就像杜月笙所言,人生要吃好三碗面,分别是场面、情面、体面,才能在人际江湖中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