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从前马英九不是很积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吗?但是在他卸任之后,似乎没有什么他的消息了,有人说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首鼠两端,这是怎么回事? 想当年,马英九刚上台那会,两岸关系迎来了一段 “蜜月期”。海协会和海基会恢复了制度性协商,一通操作下来,签订了 15 项协议,涵盖经贸、司法、金融、运输等多个领域,两岸交流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2008 年,大陆居民赴台游开启,两岸实现了 “三通”,往来渠道彻底打通。后来还签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台湾经济借着这股东风,和大陆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迎来了一波发展。 但你要说马英九打心眼里就一门心思搞统一,那可未必。他提出的 “三不政策”—— 不统、不独、不武,这 “不统” 可一直被人诟病。 他自己解释说,“不统” 只是在他任期内不谈统一,不是排斥统一。可这话,就像雾里看花,让人看不真切。你把 “不统” 和 “不独” 并列,怎么看都像是在维持现状,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 在马英九执政期间,发生了几件大事,也能看出他在两岸关系上的纠结。 就说教科书问题,这可是教育下一代的大事,关系到台湾年轻人对两岸关系、对国家认同的认知。 可在他任内,台湾的教科书里关于两岸关系的内容,有时候就像被蒙上了一层纱,该讲清楚的没讲清楚,一些模糊的表述,很容易让台湾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偏差。 钓鱼岛事件,也是个考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铁打的事实。可在这个问题上,马英九的态度有些“暧昧”。 一方面,他口头上也强调钓鱼岛是中国的一部分,可在实际行动上,却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强硬,没有坚决地和大陆站在一起,共同捍卫国家主权。 还有 “太阳花学运”,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一群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的年轻人,打着 “民主” 的幌子,反对两岸服贸协议。 马英九面对这场闹剧,没有及时站出来,向民众讲清楚服贸协议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任由事态发酵,结果导致两岸关系受到冲击,台湾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等到马英九卸任后,他的言行更是让人看不懂。以前他在台上的时候,虽说对统一态度不明确,但好歹还维持着两岸交流的局面。 可卸任后,他有时候发表的一些言论,就像是在迎合某些 “台独” 势力,试图在两岸之间制造矛盾。 比如说,他时不时就对大陆的一些政策指手画脚,却对台湾内部 “台独” 分子的分裂行径视而不见,这态度转变,实在让人寒心。 马英九为了迎合不同的民意,就只能在两岸问题上采取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试图两边都不得罪,结果两边都不讨好。 如今的马英九,在台湾政治舞台上,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他虽然偶尔还会发声,但说的话,大多是为了刷存在感,对两岸关系的实质性发展,起不了太大作用。 说到底,台湾问题的本质,就是实力的对比。大陆这些年发展得越来越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而台湾呢,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在国际上处处受限。 这种实力上的差距,让 “台独” 分子慌了神,他们只能不断制造麻烦,试图维持现状。但不管他们怎么折腾,统一是大势所趋,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 至于统一的方式,和平统一当然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这样对两岸同胞都好。 但如果 “台独” 分子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那我们也绝不手软,必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于马英九这前后态度的变化,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从前马英九不是很积
奥斯卡永夜
2025-04-01 10:52: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