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金庸被浙大聘为博导,可没一个学生选他当导师。第二年,金庸仍没招到学生

戴梦维微微 2025-04-01 15:26:07

2000年,金庸被浙大聘为博导,可没一个学生选他当导师。第二年,金庸仍没招到学生。第三年,金庸还是尴尬的光杆博导。2003年他招到3名博士,但这三名博士为金庸带来了更大的尴尬。 2000年的时候,大名鼎鼎写武侠小说的金庸老先生,被浙江大学请去当人文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啦。可奇怪的是,第一年居然没有一个学生选他做导师。到了第二年,金庸老先生还是没能招到学生。第三年,他还是孤零零的一个博导,没有学生跟。直到2003年,好不容易招到了3名博士,但这三位博士却给金庸带来了更大的尴尬。 其实啊,金庸能被浙大请去,多亏了他和浙大副校长张浚生的老朋友关系。张浚生早在1985年就在香港文化界认识金庸了。他邀请金庸,不光是因为金庸是大名人,还因为金庸也是个有学问的人。金庸答应了,这对金庸来说是圆了个学术梦,对浙大来说呢,也是向外面展示他们爱招揽人才的好机会。金庸当上院长后,做事很低调,也不拘小节,他一门心思扑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上,总让学生们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学术领域。不过,在挑博士生这事儿上,他特别小心,就想找那些真有学术潜力的苗子。正因为这么挑剔,从2000年到2002年,他一个博士生也没招到,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博导。 好在2003年,金庸终于迎来了卢敦基、王剑和朱晓征这三个博士生。但没想到,这三位来了之后,事儿却没那么简单。金庸教课喜欢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不太盯着他们每天的学术研究。这种“放手不管”的方式,虽说吸引了不少好学生,但也让有些学生摸不着北。更没想到的是,金庸突然说要不当导师了,这几个学生一下子都懵了。2004年12月21日,金庸大侠正式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这两个头衔说了拜拜。后来他在深圳接受访问时说:“我在浙大人文学院带了几个博士生,但他们水平不太行,我现在也不打算继续带了。” 这话一出,立马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特别是其中一个博士生朱晓征,她站出来说金庸辞职跟她不满意他的教学方式有关,这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金庸在浙江大学搞学术那会儿,算是他人生里挺波折的一段。虽然他后来辞职,让人觉得有点可惜,但这也告诉我们,做学问这条路啊,可不是一直都亮堂堂的,心里想的和实际碰上的,经常差得挺远。金庸觉得,做学术嘛,应该是自由自在,轻轻松松的,而不是一堆规矩压得人喘不过气。可实际上呢,学术界里老师得对学生多上心,特别是在带博士生的时候,老师的角色太重要了。 虽说金庸的学术路走得不太顺,但他给浙大人文学院带来的文化气息和学术宝贝,那可是实打实的。更关键的是,他的这段经历让我们琢磨:要想在追求学术梦想的路上走得稳,怎么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找个平衡点,让学生好好成长,这才算是真把学术的价值给体现出来了。

0 阅读:0
戴梦维微微

戴梦维微微

戴梦维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