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无恶不作的大地主丁枕鱼被抓后,看到了王树声,急忙喊:“亲外孙,快救舅爷一命!”王树声听罢放下了手枪,众人都以为他要徇私舞弊,结果王树声举起大刀,说:“子弹多宝贵,我来杀这个坏蛋!” 1926年的麻城,农民运动正搞得热火朝天。这时候的王树声,已经不是那个地主家庭的小少爷了。他1905年出生在湖北麻城,家里有几十亩田,几片山林,算得上殷实。可惜好景不长,六岁丧父,九岁没了娘,靠着祖母拉扯大。日子过得紧巴巴,但祖母硬是咬牙让他读书,这在当时的农村可不多见。 到了1923年,王树声上了麻城县立高等小学。堂兄王幼安是校长,特别能说会道,常给学生讲帝国主义怎么欺负中国,军阀怎么鱼肉百姓。那时候的王树声,听得眼睛都亮了,心里埋下了革命的火种。后来,他又跑去武昌读师范,认识了董必武这些人,整天聊救国大计,脑子里的想法越来越坚定。1925年,他回麻城当了小学老师,一边教书,一边走村串户给农民讲革命道理,田间地头都成了他的阵地。 1926年,王树声正式加入共产党,当上了程马岗区农民协会的组织部长。他带着几个人,走在乡间泥巴路上,挨家挨户动员农民。有时候开会,他就站在村口大树底下,声音大得全村都听得见。那年冬天,农民运动到了高潮,地主豪绅们坐不住了,其中就包括王树声的舅爷丁枕鱼。这家伙在当地是个恶霸,霸占田地,逼着佃农交高额租子,仗着势力横行乡里。 农民协会决定收拾丁枕鱼,可这事有点棘手,毕竟他是王树声的亲戚。协会里有人犹豫,怕王树声下不了手。可王树声态度很硬,说革命不能讲私情,谁挡路谁就是敌人,哪怕是亲人也不例外。那天晚上,他带着上千农民直奔丁枕鱼的老窝。行动快得很,丁家的粮仓被砸开,粮食全部分给了穷苦人。丁枕鱼被揪出来后,吓得魂都没了,求王树声放他一马。可王树声没半点迟疑,下令把他干掉。这一刀下去,麻城的豪绅都老实了不少,王树声的名声也传开了。 这事之后,王树声的路越走越宽。1927年,他参加了黄麻起义,加入了红军,后来成了红四方面军的大将。长征路上,他带着部队翻雪山过草地,硬是咬牙挺了过来。1937年西路军打得不好,他在沙漠里迷了路,差点没命,最后靠牧民救回来才回了延安。新中国成立后,他干过河南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还指挥了渡江战役。1950年代,他当兵工部长,搞军工生产,忙得满头大汗,1955年被授了上将。 王树声这辈子,真算得上铁骨铮铮。他从地主家庭走出来,却没被旧思想绑住,反而站到了穷人这边。丁枕鱼那件事,就是个缩影。他不是什么心狠手辣的人,但为了革命,为了老百姓,他能下得了狠心。这种人,搁在乱世里,真不多见。晚年他回了趟麻城,看看老家的田野和乡亲,脚步慢了,但心没变。1974年,他在北京去世,68岁,三個儿子都没活过他,挺让人叹息的。 说到丁枕鱼,这家伙就是个典型的恶霸地主。仗着家里有钱有势,欺负人没底线,弄得民怨沸腾。他被抓那天,估计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外孙会对他动手。可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现实,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正义面前没得商量。王树声的选择,其实也代表了那时候很多革命者的心声:个人感情再重,也不能挡住大伙儿翻身的路。
1926年,无恶不作的大地主丁枕鱼被抓后,看到了王树声,急忙喊:“亲外孙,快救舅
文山聊武器
2025-04-01 18:03:19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