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涉及智驾的事故责任目前涉及智驾事故责任的认定较为复杂,且相关认定尚未在全国性法律中予以明确,以下是不同情形下的责任认定分析:
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地区
以深圳为例,《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情形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理。事故造成损害且责任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的,由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
一般情形
● 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未激活:车辆在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未激活状态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传统方式认定责任。也就是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 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激活:属于自动驾驶汽车一方责任的,通常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不过存在以下特殊情况:
○ 制造商责任:如果事故是由于车辆的设计缺陷、技术故障或软件错误导致的,制造商可能需要承担责任。例如智能驾驶系统自身的设计、制造缺陷导致车祸,像系统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无法准确识别路况或做出错误决策,从而引发事故;或者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软件漏洞或更新不及时导致智能驾驶功能失常进而引发车祸,厂家有义务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若未做到则需负责。
○ 软件开发公司责任:自动驾驶系统的软件若存在问题引发事故,相关的软件开发公司可能负有责任。
○ 车主责任:如果车主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者未能按照车辆的操作说明正确使用,比如在不适合使用的路况下强行开启智驾功能,或者在智驾运行时未保持足够的注意力并及时接管车辆,导致车祸发生,车主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此外,若车祸是由道路基础设施问题、其他车辆或行人的过错等外部因素引起,且智能驾驶系统本身无过错,那么相关责任方应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