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锦州保卫战打得有声有色,崩盘前一年多内野战清军也是胜多负少,并一度在锦州城下形成内外夹攻之势,占据了上风,具体如下:
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明清首战杏山城北,明军先胜后败。
七月,次战杏山城北,明军“胆勇倍奋,士气益鼓,连战数合”,打退了多尔衮与豪格所率清军的进攻。
九月,三战松山城西黄土岭,多尔衮两万清军来攻,明军击退之。
次年四月,四战锦州城南15里之东西石门,明军进攻,不仅骑战与炮战,还有仰攻清军把守的山头,伤亡自然大一些,但略占上风。此役,清军光骑兵就有两万,是一场大战。
六月,五战松山西北,明军进攻,夺清兵三旗营地,并杀敌甚多,妥妥胜仗,以至清军统帅济尔哈朗被议罪撤职,由多尔衮代替。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誓师援锦。五战后,明军赢得主动,主帅洪承畴如继续稳扎稳打,与清军持久战,加之祖大寿在锦州还能坚守一段时间,而清军厌战情绪也日益高涨等,最终迫其撤围而去,完全有可能,但明廷强令之下,洪承畴被迫率步骑十余万全力压上,以求速战速决,而清军这时应有六万以上。
七月底,六战西石门,明军进攻,总兵杨国柱战死,但也杀敌很多,且锦州明军也三道重围破其二,总体平手吧。
八月上旬,先七战乳峰山,清军进攻,被明军击退;后八战东石门,明军进攻,其中总兵王朴战败,士气受挫。
至此,锦州城下两军呈相持之势,但明军占据上风。多尔衮非常紧张,害怕失败,接连向后方请援,皇太极赶紧带着倾国之师抱病前往,到后即包围了明军。这时明清人马皆十几万,相差不多。
八月二十日,九战松山,明军主动出击,大战一天,不分胜负,突围未成。次日,十战,明军再攻,斩获颇多,但依然未能冲出包围圈。
当夜,明军崩盘,八镇兵马,有六路慌乱而逃,最后惨败,十余万精锐丧失殆尽,原因多方面,下文再续,反正有一点,不是明军战力的错,就这样。
神兽鸿鹄
明军不满响